华晨宇在《烟火中的尘埃》里唱道:“看着飞舞的尘埃掉下来,没人发现他存在,多自由自在,可世界都爱热热闹闹,容不下我百无聊赖,不应该一个人发呆……”
世界繁华,要想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静下心来确实很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沉淀自己烦躁的内心,任由外界喧嚣却依然坚守自己的宁静。
导读: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一.明确的目标是心静的前提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常常央求着妈妈给我讲睡前故事,那个时候妈妈最经常给我讲的就是“狗熊找食物”的故事,小狗熊一路上经过了玉米地、苹果地、萝卜地……
可是他每经过一块地就会把之前摘到的食物丢掉,再去摘下一块地的东西,可是到了最后却因为自己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作为食物,总是看到一个就想要一个而导致双手空空。
虽然只是个简单的童话故事,但是现在回忆起来细细品味,却也悟得出许多道理。
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像故事里的狗熊一样,毫无定力,一次又一次的不断地满目求新,到最后只会落得一事无成的后果。
如果连一个明确的目标都没有的话,就没有明确的追求,仿佛在茫茫迷雾中前行,不知方向没有明灯,只能盲目地摸索向前,又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呢?
只有当你真正的去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尽力追求的时候,自然就会抛弃身旁的喧嚣,静下心来执着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所以说,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心静的前提。
二.多元化的兴趣是基础当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时候,就很容易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境。
甚至会随波逐流,每天无所事事,看到别人做什么就模仿着做什么,可最终除去身边的忙碌,内心剩下的并不是充实而是一阵阵的空虚。
因为,模仿别人去做的东西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的忙碌,如此这样心自然也就静不下来了。
而当你有了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有了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才可以坚定自己的内心,听从自己本心的声音,明白自己心之所属,才能够更好地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安安静静的生活。
就像是陶渊明钟爱于田园生活,他喜欢种花除草,喜欢吟诗作乐,所以当仕途不顺当生活不如意时,他并没有怨天尤人并没有喧嚣,反而静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那样一种喧嚣狂躁的社会环境中,依然能够自得其乐,离不开他所热爱着的事物。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了值得我们付出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静静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心也就自然静下来了。
三.顺其自然的心态是根本说一个人心浮躁的时候,常常是因他有着某种非常强烈的期盼,想要做成某件事,或者对于某种结果非常的固执,进而导致他一直挂念着这么多的事情,也就会因为事情的发展而经历心境的跌宕起伏。
当事情发展顺利如他所愿的时候,他往往会喜出望外;而当事情和他所期待的方向相反时,他便会扼腕叹息。
如此一来,自然很难静下心来,想要完全的抛离外界的事物更是不可能的了。
现实中,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因为怀有很大的希望,所以导致哪怕是一阵风吹过,哪怕是一棵草在动都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极大变化。
而当我们怀揣着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去看待事物时,所有的变化就都显得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了。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平淡淡一切顺其自然。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提倡不争不抢消极避世,只是说对于某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事物,我们可以不必抱着过高的心态去观望,与其把自己的心悬得很高很高,最终再跌入谷底。
倒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以一种自然地平淡的心态去面对,没有那么多的大起大落,自然也就慢慢做到了心静。
总之,世界纷繁热闹,想要独守一方宁静着实不易,但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心中留有一丝宁静之地,在喧嚣中走累了,可以进来歇歇脚,慢一慢节奏,缓缓步伐,再接着前行。
文/老夏分析师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过的每一话,做过的一个举动,
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
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