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又到中秋节了,这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合家团圆节日。对于这个年年都在过的中秋节, 下面来说一说有关中秋节的神话传说和传统习俗。
一、神话传说
1.嫦娥奔月
传说后羿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之后美丽善良的嫦娥姑娘就嫁给了他,两夫妻过着恩爱幸福的生活。有一次后羿巧遇王母娘娘,并向她求来了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回家后交给妻子嫦娥保管。没想到却惹下了祸根。
几天后,后羿带弟子们进山狩猎。他有个叫逢蒙的弟子却装病留在家中。这个逢蒙是个小人,他探听到嫦娥保管仙丹,就想借着这个机会把仙丹抢走。嫦娥被逼得没有法子,就把两颗仙丹一口吞进肚子了,然后身子便轻飘飘地飞出屋外,一直飞到天上,一直飞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
后羿回家得知时,逢蒙早已经逃之夭夭,后羿气得他七窍生烟,捶胸顿足,他流泪仰天呼喊妻子的名字。朦胧中他仿佛看到月亮上有个身影很像妻子嫦娥,于是便箭一般地直朝月亮追去,可是怎样也追不上。
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和这一天,于是便在八月十五当天在月亮下面摆设香案,祭拜嫦娥,祈求她平安吉祥。
2.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上除了嫦娥之外,还有一只兔子陪伴在嫦娥的身边,这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地球人都称之为“玉兔”。这个玉兔常常拿着一个玉杵跪在地上捣药,然后做出药丸,传说服用此药丸后可以长生不老。
3.吴刚伐桂
传说负责把守天庭南天门的吴刚与月亮上的嫦娥很要好,他经常偷偷去找嫦娥,疏于职守,玉皇大帝知道后大为震怒,便罚他去月亮里砍一棵叫月桂的树,如果他不把这棵树砍光,就永远不能回南天门,更休想再与嫦娥相会。
吴刚辛辛苦苦砍了半年,好不容易快要把树砍光了,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乌鸦,把吴刚挂在树上的衣服叼走了。当吴刚把衣服追回时,快要被砍光的树又恢复一开始的样子。
从此,每当吴刚快把树砍光,乌鸦就飞过来,吴刚只要扭头看它一眼,月桂树就又重新恢复原状,吴刚永远都砍不光。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1 .祭月(拜月)。
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2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3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4 .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5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6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7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