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最好的诗句,王昌龄最著名的20首诗词赏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0 12:34:33

中国三十六诗仙图·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唐代边塞诗的内容和体裁都十分丰富,每个作家都有自己擅长的诗体形式。王昌龄的边塞诗多为七言绝句等短小诗篇,作者非常讲究构思立意,善于从军旅生活中提炼出最典型的情景,在写作方式上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营造出刚健而蕴藉的艺术境界。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营造出一种极具时空感的“明月照边疆”这一典型意境,将现实的景物、感受与历史的回顾相结合,在最平实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全诗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又贯穿着理性的思考,确实为边塞诗中的珍品,因而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盛唐边塞诗的“气象”实际上结合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边塞景物的开阔博大,一方面来自那种振奋的精神和胜利的信心。而最能够代表这种气象的,就是王昌龄。清代沈德潜对王昌龄的评价是:“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有的人写诗,话说完了意思也完了,再也没有思索的余味,王昌龄的诗却可以让你的内心一直感发,好像一块石头投在水里,那水波一圈一圈可以荡漾到很远很远。

前两句诗的内容,其实也不过是说守城的士兵在黄昏独自一个人站在很高的城楼上,秋天的海风从荒凉辽阔的旷野上一阵阵吹来。但这简单的内容结合着声音,就产生出一种很强大的感发力量。然后,作者就开始慢慢把人的感情移入了:“更吹羌笛关山月。”笛子本是胡人的乐器,所以叫“羌笛”。《关山月》,是一个以征人思妇的离别为主题的乐曲,是说征人经过万里的关山到前线去戍守,他和他的妻子在晚上看到的是同一个明月。征人思妇的感情,古今相通。“金闺”,是女子的闺房。“无那”,就是无奈。在那羌笛吹奏的《关山月》的乐曲声中,我感到难以安排的、无可奈何的是你的感情。意思是说,我对你的怀念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王昌龄最好的诗句,王昌龄最著名的20首诗词赏析(5)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军队里的娱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排解士兵们因生活的艰苦和孤独而产生的郁闷的情绪。当琵琶弹起来的时候,就有人起来跳舞。“换新声”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弹过很多新的曲调。但不管换了多少曲调,“总是关山离别情”——永远是我们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调子。“撩乱”是紊乱,就是说,离别的忧愁在你内心环绕,你没有办法整理出一个头绪来。李后主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乌夜啼》)那有点儿太柔弱了。“撩乱边愁”,就比较刚健。他说,是琵琶弹奏的那些听不完的离别的曲子,引起了我心中千头万绪的那些离别的感情;而就在我听着这种音乐的时候,就在我内心充满了这种撩乱的边愁的时候,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升起来与你何干?要知道在边疆旷野的秋天,天显得特别高,月亮也显得特别亮。月亮照在长城之上,这真是情景交融的极致——表面上完全写景,实际上完全写情!

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在广阔的沙漠上,狂风和尘沙使天上的日光都昏暗了,军队就在这狂风尘沙之中从军营出发赶赴战场。“红旗半卷”是写风,是军旗被狂风吹得卷起来了。“辕门”,就是军营的营门。古代军队安营时,把战车围起来作为壁垒,营门是两辆战车相对,车辕对着车辕。“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洮河”是地名。他们出发不久就得到前军战胜的捷报,说是昨天夜里在洮河之北的一战已经俘虏了一大批敌人。“吐谷浑”和“楼兰”一样,都是泛指敌对的外族。

王昌龄最好的诗句,王昌龄最著名的20首诗词赏析(6)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长云”,不是一丝一片的云,而是很广远的、无边无际的云。“雪山”,写了北方的寒冷。而在“长云”和“雪山”之间,加上了一个“暗”字,就使你可以想象到边疆地带那种广远、阴惨、寒冷的样子。“孤城遥望玉门关”,对第一句来说实在是一个对比。“青海长云”是说遥远的边塞;而“玉门关”是什么地方?那是回乡所必经的道路。王之涣的《凉州词》说:“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内是春风,是故乡;玉门关外是战争,是死亡。古人曾经说:“但愿生入玉门关。”多少人从玉门关出去之后就没有活着回来!一边是故乡和春风,一边是战争和死亡,你在这两者之中做何选择?这个对比之中有很强大的张力。

后两句是说,在边塞我经历了这么多次战争,我身上的铁甲都被磨穿了。那么我就不想回去吗?我当然想回去,我每天都在想念着玉门关内的家乡。可是作为一个将士难道能够逃避战争跑回故乡吗?“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里用了汉朝傅介子的典故。西汉时楼兰王与匈奴勾结,屡次*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傅介子用计刺*楼兰王,为汉朝建了大功。这里是用这个典故说唐朝的事,他说我们唐朝的将士也要像傅介子那样,如果不在边塞为国家建立功勋就永远也不回去!这也是盛唐诗之气象的一个方面。盛唐诗之所以有气象,不仅因为景物的开阔博大,也不仅因为有感发的力量,它还有一种奋发的、高扬的精神。哪怕是在离别的悲哀之中,它也保持着这种精神。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整首诗虚实结合,表现了一腔惆怅别情。前两句写在橘柚飘香的清秋,诗人置身江畔的高楼设宴为友人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离岸登舟。这两句写眼前实景。后两句描摹诗人的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友人夜泊潇湘,彼时风住雨收,皎皎一轮孤月,凄清如此,友人怕是辗转难眠。即便暂时入梦,清绝的猿啼也会一声声搅人梦境。所谓“代为之思,其情更远”是也。

王昌龄最好的诗句,王昌龄最著名的20首诗词赏析(7)

[明]《文嘉补文徵明楷书前后赤壁赋卷》(局部),南京博物院藏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原为乐府旧题《江南弄》七曲之一。梁元帝萧绎《采莲曲》有“莲花乱脸色,荷叶染衣香”之句,王昌龄诗由此脱胎而来,但却有胜出不止一筹的出蓝之美。诗人别出心裁地把夏日荷花与采莲少女交融在一起,荷叶罗裙,芙蓉笑靥,人花莫辨,写景即是写人,写景即是写情,这两个新鲜的富于绘画美的比喻,使人与景水乳交融。如果说,前面两句还只是静态的色彩鲜明的水彩画,那么,后两句动态的刻画,就更加强了诗的魅力。全诗以巧比妙喻为构思的核心,将自然美与人物美融合,将静态描绘与动态展现交织,展示了采莲的劳动场景,塑造了流散着莲荷芬芳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青春向上的朝气。

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古时后宫女子,有的人从十六七岁被选入宫到六七十岁老死宫中,都没见过皇帝一面;有的人得宠一时不久便被冷落。这些女子的命运是令人同情的。写这些宫中女子被冷落的哀怨,就是“宫怨”。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才德姿容兼备,开始很受宠爱,但后来成帝宠爱赵飞燕姐妹,就冷落了她。传说她曾写过一首《怨歌行》,又叫《团扇诗》,以团扇见弃喻遭受冷落。王昌龄这首诗,写的就是班婕妤在长信宫寂寞孤独的生活。

七绝只有四句,在这么短的诗里,还要传达出一种感发的力量,就必须注意感发的形成,也就是内在感情和外在形象是怎样结合起来的。由心及物是“比”,由物及心是“兴”。王昌龄的这首诗是“比”,是他内心之中先有了一种怨情,然后假借着团扇、寒鸦、日影这些形象,把怨情表现出来。

王昌龄最好的诗句,王昌龄最著名的20首诗词赏析(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