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梦弼》这篇故事有趣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这还不是蒲松龄厉害的地方,更厉害的是他在《宫梦弼》篇末写的一则小故事,那才叫经典!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乡镇上有位富者很有钱,他一生就喜欢存钱,小币换大币,碎银换整银,所有的钱他都悄悄藏在一个钱窑里。
这位富者害怕被人发现自己是有钱人,整天穿得破破烂烂,衣服是补丁连着补丁,有些地方破得都没办法补了,里面的棉絮直接露了出来。他年轻的时候也和葛朗台一样,一天只吃一餐,但没有葛朗台的伙食好,人家吃面包,这位富者吃的是糠!
吃糠是什么感觉?我想现在已经很少人知道了,大概七八十岁的人可能有些回忆。糠也是有分等级的,好一点的糠里含的米屑会多一些,差的基本上都是谷皮屑。按照蒲松龄的描述,这位富者吃的应该是最次的糠。
吃最差的糠也是要花钱的,因为那是粮食加工出来的,富者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省钱的最高境界。于是在富者年老的时候,他放弃吃糠,改吃榆木屑!这下完全不用花钱了,就是身体差点,瘦成火柴人了,手臂上的皮都往下搭拉一寸,皮下面就是骨头,完全没有一点肉。
很快,这位富者就倒下了,他的俩儿子在病床前苦苦哀求,希望他能说出钱窑的位置,但富者死活不肯开口。在富者马上要咽气的时候,突然回光返归,他两眼放光地看着儿子,想要说出钱窑在哪里,但此时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富者死了,家里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全被他藏在了钱窑里。最后没办法,只能在山上挖个坑,就这样草草埋了。
蒲松龄写的吝啬鬼可谓是达到了极致,就连到死也没有泄露他存钱的地方,比起葛朗台来是一个悲剧。但就是他这种“守财到死“的形象,让吝啬一词在他身上达到了升华,完败了所有的吝啬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