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为什么读que,陈寅恪讲课视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0 18:35:09

陈寅恪的恪读ke和que都对,文末解释。

上集说,胡适一生搞了35个博士学位,但学术成就寥寥;陈寅恪与他相反:有学问,没头衔。

上上集说,赞王国维“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也是陈寅恪。

这集就聊陈寅恪,可能的民国学问No.1。


陈寅恪为什么读que,陈寅恪讲课视频(1)

陈寅恪

陈寅恪留学了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这么多国家,却一个学位都没捞到,但是著作颇丰。

他侄子问他,你咋连个博士学位都没有呢?

他说:我考博士并不难,但要考的话,两三年内都要被一个专题束缚住,没时间学习其他学问了,太不值得了。

然后陈寅恪就以宅男做派——不社交、不逐名,研究出了这么多学问。

这孩子,小时候就爱研究。他曾偶然听到祖父跟客人聊天。

祖父说:“以前有一次我生病咳嗽,一直不好。后来门外有药贩叫卖,说人参治咳嗽,药到病除。我想试试也无妨,没想到几剂药喝下去,咳嗽还真好了。”

祖父笑了笑接着说:“事后我想,人参很贵,可这药贩子卖得便宜得很,所以我猜那东西不是真人参,而是像人参的荠(qí)尼。”

有其祖必有其孙,祖父爱动脑,陈寅恪也爱动脑。他听祖父这么说,就专门去查《本草纲目》,果然:荠尼形似人参,能治咳嗽。

祖父一看,呦,这都查出来了?既然这么爱钻研,那送你去学习吧!于是,安排陈寅恪去了日本深造。

在日本,跟鲁迅一个宿舍,是室友。

陈寅恪为什么读que,陈寅恪讲课视频(2)

陈寅恪在日本的室友,鲁迅

只不过呢,鲁迅弃医从文,通过写文章发声来实现抱负,是“话题达人”;而陈寅恪前面咱们说了,类似宅男,不喜社交不务虚名,俩人性格差异大,业务交流不多。

这种性格导致了,他进了清华大学也是大龄剩男,剩到快40了,姻缘才来。

有一天,清华的一个同事请教陈寅恪:“有个朋友家有一幅画,落款署名是‘南注生’,南注生,这人是谁啊,你学问大你知道吗?”

这还真没难住陈寅恪,他说,这是清末著名爱国将领唐景崧啊。

唐景崧是晚清台湾巡抚。后来有一天陈寅恪专程登门去欣赏这幅画,果然,这画正是唐景崧孙女——唐筼(yún)亲手所画。

这时候的唐筼年满三十,尚未婚配。大才之人嘛,寻找精神契合之人毕竟不容易。而陈寅恪,恰巧是可以撬动她芳心的那一位。于是二人始于月老,终于孟婆。

晚年的陈寅恪,视网膜脱落,双目失明,在夫人唐筼以及助理悉心照顾下,依旧贡献了惊人的学术著作。《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元白诗笺(jiān)证稿》等著作,加起来达近一百万字。

他眼睛之所以有这个问题,跟抗日也有关系。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陈寅恪47岁。日本人想招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给日本人办事,父亲不答应。于是日本人派了很多便衣守在陈寅恪家门口,父亲陈三立为了让日本人死心,连续五日绝食,忧愤而死。陈寅恪的眼睛在这种悲痛和愤怒中逐渐产生了问题。

解放后,陈寅恪受到党和政府的器重,先后被选为中科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62年,社科院名誉院长胡乔木前往探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他说:

“盖棺有期,出版无日。”

胡乔木笑答:

“出版有期,盖棺尚早。”

关于讲学,陈寅恪曾说: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有一则据说1980年代才公布于世的秘闻,说1953年,国家决定聘陈寅恪任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陈寅恪答应上任,但提了两个条件。

第一:“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第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这个条件呢,国家很难答应。因此,陈寅恪最终没有就任第二所所长。


陈寅恪到底读陈寅恪(que)还是陈寅恪(ke)?陈先生是客家人,在客家发音中,这个字读que。 但你读恪(ke)也对。因为现代字典里,已经规定了这个字读ke。因为que这个发音,除了在这个特定的名字中使用,其他地方基本用不到。

这个情况跟现代作家贾平凹类似。贾平凹家乡人读此字为wa,但其他地方几乎都不这么读。所以,读贾平凹(wa)还是贾平凹(ao)都对。

下集,聊陈独秀。如果你看到了这里,就点赞留言关注一下呗~[兔逢新春][兔逢新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