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昱弟跟家人去看了”口碑炸裂“的号称中国首部科幻大片的《流浪地球》。看过后觉得,果然是部好片子,如果电影满分五分的话,该片可以打4分。只不过,如果你 读过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原版小说,不知是否注意到,这部电影讲的其实是跟原作小说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而这种改编正是电影能得到高口碑的秘诀所在。
说电影跟原作小说的故事完全不同,并不是之电影在原作的基础上为了适合其表现形式做了删减和改动(任何小说在被改成电影时,这种改动都是必要的),而是说,整部电影相比原作,其叙事逻辑甚至世界观都发生了变更——电影将小说中崇尚 理性而鄙视情感的倾向完全颠倒,改成了一个讲述主人公们用情感拯救世界的好莱坞式大片。
除了让地球流浪这个脑洞,编剧们几乎重写了大刘的故事。
这个想法,是昱弟在看到影片高潮部分时感觉到的。当时,吴京饰演的主人公为了救儿子,用伏特加烧毁了空间站的人工智能moss,moss在”临死“前发出感叹: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性,果然还是太难了。——在听到这一段时,昱弟差一点笑场。因为人工智能说这话口气,以及包含其中的对人类情感的深深的鄙夷,让我感觉仿佛是原作者刘慈欣在说话。
“大反派”moss说话的口气最像原作者大刘。
《流浪地球》的原版小说是刘慈欣相当早期的一部作品,早在2000年就在《科幻世界》上发表。当时的大刘还没像写出《三体》后那般大红大紫。但正是这本小说所奠定的那种价值观,一直延续到了《三体》里。小说中,冷冰冰的科学理性扮演了拯救人类的救世主的角色——当科学家发现太阳即将在数百年后爆炸时,人类毅然决然的开始了背起地球流浪的宏大计划。各国政府理智的决定调动世界所有资源建造巨大的行星发动机,而整个地球流浪计划,在计算上其实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地球没有像电影中那样差一点掉到木星上去,而是依靠科学家精确的计算,顺利的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完成了飞出太阳系的最后的弹射。
而在小说中,真正的差错,其实恰恰是理性之外的人类情感造成的——人们先是担心太阳是否在地球顺利逃亡之前就会爆炸,等到顺利逃出太阳系,又回过头来怀疑太阳爆炸说法的真实性,甚至为此发动了大规模叛乱。
凡此种种,无不让读者认识到作者刘慈欣是个“无情之人”,他对于人类情感能否在危难关口发挥作用时刻保持着深刻的怀疑,甚至认为这种情感多数时候会帮倒忙。而这一思路,在数年后他写作三体时,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