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保健功效,茶叶的十大保健功能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1 16:24:35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茶疗

所谓茶疗,是用“茶”或“药茶”以饮茶的方式(即仿茶类药茶、以药代茶,不计时候,频频饮之)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称为茶疗。茶疗历史悠久。经历了“以茶代药”、“茶药结合”和“以药代茶”三种形式的演变过程。

以茶代药

由单味茶叶组成又称“以茶代药”。突出茶叶的药用价值,利用茶的各种功效治病保健。

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最早用于解毒。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在《食论》中提及“苦荼久食,益意思”,说明茶有提神醒脑的药效作用。以上资料显示,应用单味茶叶便能治病保健。其形式为“以茶为药”属于茶疗方的原始组方雏形。茶作为药的最早记载 中国历史上最早把茶作为药物的文字记载有汉代司马相如《凡将篇》,文中载:“乌啄,桔梗,芫华, 款冬,贝母,木檗,蒌,苓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 菌,荈诧,白蔹,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有人认为“荈诧”指的就是茶叶,其用途为药用,被列为 20种药物之一。唐代《新修本草》作为中国第一部官修药典正 式收录了茶的功效与用法,“茗、苦荼”条 中曰: “味甘、苦,微寒,无毒。 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 渴,令人少睡……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 姜等,良”,反映了茶的药用价值,亦受到唐政府的承认。

强调:茶叶被我们的祖先发现以后,对它的利用方式先后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等几个阶段的发展演化,才发展到今天这种散茶泡饮的方式。茶饮方式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着社会文明进程和人类生活质量。

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

茶作为“药”,西医认为有如下药理作用 :兴奋提神、利尿、止痢和预防便秘、防龋、助消化、明目、抗衰老、减轻吸烟对人体的毒害、消炎灭菌、 醒酒、防辐射、降血压、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抗癌、抗突变等等

茶药结合

由茶叶配合中药,茶叶与中药相辅相成,令茶疗方发挥出更理想的治病保健效果。茶药结合的方式有,以茶服药或或茶药配伍。

关于药茶最早的记载是魏·张揖的广雅,其中对茶有这样的描述:“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阐述了茶叶与葱.姜.橘子一起煮,这样制成的茶。具有醒酒、令人不眠的功效。

茶在中医方书中的最早记载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书中尚未出现“药茶”一词,但已有2首药茶方剂。其中一首方剂是“伤寒下·温疟第六” 篇中的乌梅丸,主治“寒热劳疟久不瘥,形体羸瘦,痰结胸堂,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瘥”,用法“为末,蜜丸,空心煎细茶下三十丸,日二服,老少孩童量力通用无所忌”,认为“服之 神效”;另一首是“大肠腑·痰饮第六”篇中的方剂,治疗“胸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厥头痛”,只使用单味茶叶煮饮服用,适当催吐再饮用,病情严重者须“吐胆汁乃止,不损人,而渴则瘥”。《外台秘要》收方约6000 首,载有6 首药茶方剂。后来宋代《太平圣惠方》114 首药茶方剂。元代《御药院方》有38 首药茶方剂。 明代《普济方》记载约1500首药茶方剂, 清代的《医宗金鉴》亦有 62首药茶方剂。

以药代茶

方剂中不含茶,全以中药组成的,代茶饮(和中药汤剂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拘时候)。

以药代茶(方剂),最早记载为唐代《外台秘要》(752年)中的“代茶新饮方”,方剂中不含茶,组 常含“黄芪、通草、茯苓、干姜、干葛、桑根白皮等”, 方剂中不含茶,组 常含“黄芪、通草、茯苓、干姜、干葛、桑根白皮等”, 制成饼剂,方便储存,当需要服用时,则用火烤熟后 捣末,煎服并代茶饮,可以“聪耳明目,坚肌长肉,缓 筋骨,通腠理”。

药茶与茶剂

药茶与茶剂,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称谓。药茶强调的是有药用的饮料;茶剂强调的是沸水泡服或煎服用的内服这种给药方式的药。

茶剂,《中国药典》记载:茶剂系指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用沸水泡服或煎服用的内服制剂。分为茶块、袋装茶和煎煮茶。茶块系指药材粗粉、碎片与适宜的粘合剂压制成块状的茶剂。袋装茶系指茶叶、药材粗粉或部分药材吸取药材提取液干燥后,装入包(袋)的茶剂。装入饮用茶袋中的又称袋泡茶。煎煮茶系指将药材片、块、段、丝或粗粉,装入包(袋)制成供煎服的茶剂。粗粉制成的煎煮茶又称煮散剂。茶剂具有如下特点:①体积小,便于贮藏携带,使用方便;②以沸水为溶媒,浸泡药物时可将其酶迅速破坏,以避免有效成分分解破坏;③组成茶剂的药物为粗粉或细丝、小段,使其表面积加大,进而与溶媒接触面加大,使有效成分容易溶出;④茶剂一般以茶杯等为容器,保温性能好,水温一般可维持在摄氏80—90℃,从而保证有效成分既可充分溶出,又可不被破坏;⑤用药节省。煎剂一般煎2—3次即弃之,浪费药,而茶剂可以多次重复浸泡;⑥疗效可靠。茶剂可避免由于久煎或制成其它剂型中某些有效成分流失,因而疗效可靠;⑦局部用药好。某些口腔牙病、鼻咽、食道、胃部等疾患使用茶剂,直接与病变部位接触,发挥局部用药优势,每获良效;⑧更好地有利于治疗。茶剂可避免冲剂、糖浆剂由于加糖,不利于糖尿病、支气管炎咳喘的治疗。此外,对于一些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不耐高温的药物、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如菊花、银花等)或不宜久煎的药物(如桑叶、番泻叶等),制成茶剂更为适宜。

茶叶的保健功效,茶叶的十大保健功能(1)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疗的治疗作用淡化,主要用于预防疾病。近代以来,药茶的保健养生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药茶的种类和作用不断丰富和扩充。药茶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与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相信,茶剂作为一种用药方式,在养生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