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顺的传统文化书籍,关于孝心的书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2 01:50:34

关于孝顺的传统文化书籍,关于孝心的书籍(1)

关于孝顺的传统文化书籍,关于孝心的书籍(2)

关于孝顺的传统文化书籍,关于孝心的书籍(3)

《孝为善首》原创首发

1,牢记“孝”的含义: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现实中更应注重“顺”,顺从父母,即使父母已经缺少判断力,做到顺从是我们时刻应牢记的。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 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出自清代著作《围炉夜话》。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是我们时刻要牢记的重视孝的观念。

2,为孝者,首先要做好对家人的和悦, 对家人和悦是最高的教养!

孔子讲,孝敬父母最难的事情是“色难”,就是说最难的是给父母好脸色。给父母买好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是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

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所以,能对父母能做到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教养。

著名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喜怒无常,经常对母亲发脾气。然而母亲即使身患肝病,口吐鲜血,心里口里记挂着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后来母亲死了,史铁生才突然醒悟:“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我们好像变得很厉害,动不动就把父母当佣人一样使唤,稍微有不顺心就对父母一通发泄,不给他们好脸色看。我们不经意的态度,往往伤害他们最深。所以“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尺。

家人,是这个世界上相伴最久的人。对家人的态度,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有的时候是乎人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好对亲密的家人发泄。其实这是最无能的表现!这会让外人瞧不起,又给家人带来不悦,是真正的“无教养”!

关于孝顺的传统文化书籍,关于孝心的书籍(4)

3, 善”的最高境界:“百善孝为先”

“善”的最高境界:“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传承的为世准则,最高的道德准则! 没有对家人的和悦,不可能对父母和悦,更难谈“孝顺”!

教养先做善,百善孝为先。要永远懂得,对家人的和颜悦色,是深爱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教养的体现。真正有教养的人,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是不会耍小性子的,是不会将自己的不悦转嫁给自己的家人!最好的教养是把好的情绪和态度留给家人。要永远懂得;家人,是最值得我们温柔以待的!古书有言:“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4,与人为善 予己为善

与人为善 予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

与人为善就是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对自己就是为善。

与人为善就是要善待他人。多一分爱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多一分同情,与人为善,和睦相处,才能让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在愉悦之中。

关于孝顺的传统文化书籍,关于孝心的书籍(5)

5,“孝为善首”应训诂明其理

「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麼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

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