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3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春天到来,我市各大农贸市场,满眼的春季嫩绿蔬菜好不热闹,市民游客尝鲜新蔬大快朵颐。不过,最近,老厦门人王先生就遇到了一种新奇的海产,名曰“海蘑菇”。据海鲜餐馆的老板介绍,这种“海蘑菇”仅在春季才能吃到。不过,在厦门生活了几十年的王先生却没有听过这样的海产。
这种新鲜上市的新奇“海蘑菇”究竟是什么?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走访。“这是‘海蘑菇’,生长在海里的,厦门本地的海菜,一斤58元。”在大嶝岛的一家海鲜餐厅,“海蘑菇”被放在点菜的海鲜池旁,店老板怡某正在向顾客介绍。这种海菜有“头”有“茎”,看上去像小蘑菇,其“头部”是水灵剔透的橘黄色圆球,茎则长而细,就像金针菇的茎一般。不少游客觉得新奇,纷纷点菜试试味道。
而在我市的部分农贸市场,这种“海蘑菇”也正上市销售,黄色的圆头配上白色长长的尾巴,泡在水里,不少市民也不由自主地将“海蘑菇”当成了一种春季上市的海产蔬菜,纷纷带回尝鲜。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厦门却并没有学名为“海蘑菇”的海产。在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听到名为“海蘑菇”的食物,做了三十年海鲜生意的陈老板说,在国外,“海蘑菇”食材并非真的是产自深海的某种菌类,而是特大章鱼腕足上的一个个吸盘。在夏商中埔批发市场,一位专营菇类干货的经营者则表示,俗称“海蘑菇”的菇类也有两种,一种称玉蕈,这种菌类是白色的,另一种是滑子蘑,但两者都并非产于海洋,形态也和厦门在售的“海蘑菇”不一致。
在售的“海蘑菇”究竟是什么?“可能是一种概念化的人造食品,也就是给人造食品取一个不相关的名称,进行概念营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的所谓“海蘑菇”很可能是一种人造食品。记者多方查阅资料证实了这一说法,上海一家机构曾经对这种“海蘑菇”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这种“海蘑菇”其实是由水、琼脂、色素和鲜味剂制作而成。
“93%的水分加上琼脂等,制作一斤‘海蘑菇’,成本应该在6元左右。”这位专业人士表示,琼脂是由海藻为原料制成的,用于制作增稠剂、凝固剂、悬浮剂、乳化剂、保鲜剂和稳定剂等,这种所谓“海蘑菇”的制作,其实和羊羹、凉糕等一样,用的是同一种材料。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虽然在正常剂量内琼脂对人体无害,不过,琼脂本身味道清淡,制成“海蘑菇”后,需要靠添加增色及增味剂,大量食用后,对人体也无益处。(记者 沈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