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原文第二段,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2 13:31:26

游褒禅山记原文第二段,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简短(1)

《 游褒禅山记》及拓展

第一课时

【原文】

*游褒禅山记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址,而葬之;以故其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华山之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而欲出者,曰:“不出,火尽。”遂与之俱出。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左右,来记之者已少。盖又深,则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以入,火尚足以也。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于是余有叹。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也!

④余于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何可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课文,研习课文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习过的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我们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作家作品:

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进行变法,推行以理财和整军为主要内容的新法。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失败。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他认为“变法”对国家有利,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他决心推行新法,因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还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之一,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辟。

2、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分为四类:记游(《游褒禅山记》)、记事(《五人墓碑记》) 、记亭台楼阁(《岳阳楼记》)、记物(《核舟记》)。

“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 。

三、研习课文

1.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记叙——游山经过。

第二部分(3、4):议论——游山心得。

第三部分(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

2.掌握词性活用,学生解答。

①“舍”:“始舍于其址”。“舍”,句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③而莫能“名”者,名词活用为动词。“名”是“说清楚”“说明白”。

④“穷”:“好游者亦不能穷也”。这里的“穷”是“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出示投影)“……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讨论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什么表达方式?(讨论后学生回答)

明确:本文是游记,1、2两段主要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本段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如“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介绍出前洞、后洞的方位,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了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对照,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这两段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提问: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提问: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这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明确: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点拨: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五、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提问: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的交待看,作者参观游览的三个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文看,作者又是以记游____________为主,课文第二段就先后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其重点又在记游____________。

明确:三个点是:慧空禅院,到华山洞又到仆碑。从全文看,记游华山洞为主,课文第二段就先后写了游前洞、后洞的情况,其重点又在记游后洞。

提问:王安石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__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____________”之一,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

此文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道理。

明确: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时临川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中,《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此文把游山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尽吾志”和“深思”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诵读全文,找出“其”字句,体味它在句中的意义;背诵第二段

【课堂小结】

1、2自然段为文章的记游部分,写褒禅山命名的由来,记游山所见,着重记叙了游后洞的经过,记游笔墨虽然简约,但游踪交代的一清二楚,沿途见闻言约而事丰,不仅壮写褒禅山的特殊风貌,而且令人想象作者那浓烈的游兴和专往的情态。这就为后文作了铺垫,是议论的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2.研习课文三、四、五段。

[教学过程]

一、“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指出它的意义。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 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7. 其下平旷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 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二、读第三自然段

1.找出议论的中心句

明确:中心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掌握下列词句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非常之观”(景象);“大王见臣列观”(ɡuàn建筑物的一种)

“得” “不得极夫游之乐”(能够);“往往有得”(心得、收获);“与公甚相得”《王忠肃公翱事》(融洽);

“某得八焉”《王忠肃公翱事》(得到、获得)

“夷” “夷以近”(平坦);“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铲平、削平);

“南抚夷越”《隆中对》(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

“相” “无物以相(xiànɡ)之”(帮助、辅佐);“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宰相、丞相);

“本相(xiānɡ)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互相)

3.掌握虚词“以”

“以”:作介词用,(1)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1)表并列,“险以远”。(2)表承接,“由山以上”。

三、讨论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段议论是怎样引出的?

明确:在前文的记叙的基础上,这里用一个“叹”字与前文“悔”字相呼应,以古人“往往有得”的事例,联系到游洞的事,很自然引出议论,语句精辟,富有启发性。

3.这一段可以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明确:五层意思:

(1)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2)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3)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4)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四、研习第四段

1.掌握下列词、句

(1)“悲”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感叹、叹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悲哀);“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哀怜)

(2)“胜” “何可胜道也哉。”(shēnɡ尽);“沛公不胜(shēnɡ)杯杓”《鸿门宴》(能承担,禁得起);“予观夫马陵胜状”《岳阳楼记》(优美的);“终不能加胜(shènɡ)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胜利)

(3)“谬” “后世之谬其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弄错)

(4)“传” “后世之谬其传……”(动词活用为名词,流传下来的文字)

2.讨论

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发出来的?

明确: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五、研习第五段

1.思考这一段与前面的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一段是补叙,交待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2.提问: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3.提问:这篇文章以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请找出几个照应的句子。

明确:(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2)“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4)“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结果,“可讥”“有悔”和“无讥”“无悔”正反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第四段由于“古书之不存”照应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

六、课堂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王)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调知鄞县,通判徐州。文彦博为相,荐其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欧阳修荐为涞官;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椽养,复言于朝,召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其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败,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以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贵;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先是,馆阁之文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舁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

——《纲鉴易知录·宋纪》

1.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部从侧面表现王安石才干及其影响的一组是( )

(1)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 (2)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 (3)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

(4)朝廷每欲舁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5)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 (6)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

A.(3)(4)(5) B.(1)(3)(5) C.(2)(4)(6) D.(1)(5)(6)

答案:A

解析:要抓住“侧面表现”,(3)(4)(5)都是从侧面表现王安石的才干和影响的,其余各项不全是。

2.从分句间的关系看,以下各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 (2)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败

(3)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4)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

(5)朝廷每舁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A.(1)/(2)(3)/(4)(5) B.(1)/(2)/(3)(4)/(5)

C.(1)(2)/(3)/(4)(5) D.(1)/(2)/(3)/(4)(5)

解析:(1)为承接关系;(2)(3)是并列关系;(4)(5)是转折关系

答案:A

【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因事说理叙议如何有机结合,及辨析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散文精品中立意不同凡响,写法别具一格的一枝奇葩。它的主旨不在于通过记游表现山川之美,景物之胜,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即事明理,最终以精警独到的理趣取胜。这篇游记,由此及彼,拓宽视野,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规律性启迪。

二、思考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火尚足以明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好处

3.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

(1)而卒葬之 古:终于;今: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十分之一,今:数词11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长乐王回深父 这是一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深远”看作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动词。

(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三、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为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四、课堂练习

指出“乃”“盖”在句中的意义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是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然,居然

3.自古有战,非乃今也 只、仅仅

4.良乃入,具告沛公 于是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6.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才

7.日初出大如车盖 车盖

8.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为、由于

9.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超过

10.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大概

11. 盖云归哉 通“盍”,何不(云、哉:语气词)

【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多义词“道、名、然、其”四个词的义项;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课外拓展】

(一)关于“记”

1.“记”类文章的由来

“游”是一种和人类社会相始终的活动。早在有文字记录以前,人们便口耳相传着伏羲、女娲、炎帝、黄帝、舜、大禹等奔走九州的游踪。夏、商、周以来,诸侯朝见天子与诸侯间的会盟,士人的游学、游说,以及熙熙攘攘的商旅,其乐融融的郊游,使得先秦的旅游舞台颇不寂寞。旅游实践形诸文字,关于旅游的片段记述也就产生了,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所赞同的理想生活状态,也应该是当时春游的真实写照,堪称我国古代最早的抒写春游的散文文字。“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涉江》)屈原在这里描绘的是凄苦的行旅历程,借景写情,融情入景,情与景的交融和谐不就是后世的游记作品着力营造的境界么?

2.游记的分类:

记事描景《登泰山记》、抒 情 类《小石潭记》、言 志 类《醉翁亭记》、说 理 类《石钟山记》

3.景物描写相关知识梳理:

1.角度:(1)形状、声音、色彩

(2)远近、俯仰(高低)、内外

(3)动静、虚实

(4)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作用:(1)交代游览的背景(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

(2)介绍游览的进程

(3)渲染气氛

(4)突出人物思想

(5)衬托人物心情。

4.游记的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基础); 议论、抒情(升华)。

5.文段形式的鉴赏:包括鉴赏手法和语言两个方面

手法的鉴赏:1.结构层次:文章(文段)的思路、线索、顺序,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正面、侧面描写)、抒情(直接、间接抒情) 、议论、说明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反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以动写静、虚实相生、详写略写等

语言的鉴赏:1.遣词造句:词语句子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的表达效果等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对偶、反复等

3.语言风格:准确、简洁、周密、平实、清晰、生动、流畅;清淡朴素、绮丽华美,直白率真、含蓄蕴藉,沉郁苍凉、豪迈刚劲等

温馨提示1:阅读方法总结:

四何:何人、何景、何情、何理。

首先,既然是游记,和现代游记一样,需要梳理作者的游踪,即弄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和顺序,他先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再到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一些什么。整个移步换景的过程梳理清楚了,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整个游览情况。

第二,要思考分析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由看到的景和物想到了一些什么,感悟到了一些什么,即弄清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意图是什么,作者通过写景状物想要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要学习借鉴古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因此,在了解了作者的游览过程和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后,还得清楚作者是怎样写景,怎样抒情的,还得分析鉴赏作者在写景抒情中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例题精析】

(一)游灵岩天平山记

朱德润

①吴郡之西为湖,东为江,独灵岩天平为山之胜境。予昔陪宋尚书诚夫来游,距今十有七年矣。其山峦林麓陂池之美,盖尝粗记而未能再览其详也。

②至正已丑春暮,判簿顾君定之等,约余为山行。於城西之枫桥入,先抵吴安山下,即乘肩舆行。二三里至观音山,又行抵北山,还宿衍福精舍。

③明日,复就肩舆,由吴安山左,度天平岭,瞻文正范公故祠:乔木森茂,异石林立。转过野桥村店,山回涧曲,樵歌牧唱,相与应答於翠微空旷之间,里人所谓鸡经山、虎子谷者,突然乎其左;琴台山献、羊肠岭者,兀然乎其右。迤值上陂陁,经荦确,皆陟险攀缘而上,直抵灵岩山永祚塔寺后。回望诸山,皆在其下;山色苍茫,湖光镜净,瞰飞鸢於木杪,睇云帆於天际。乃环山而归,复抵天平之白云寺。入拜范公祠下,出则日色已晡,烟光黯淡,诸峰默立,如拱如揖,如迎如送

④余谓定之曰:“人生聚散之踪,来不可期,去不可追。矧岁月奔驰,一俯一仰,悉为陈迹,物是而人非者有矣。今则天和日晴,川朗山秀,心开而目明,意适而情畅,有朋侪足以倡和,酒肴足以献酹,岂知非它日之观美乎!则斯游也,不可以不记。”

(选文有删节)

[注]①肩舆:轿子。②矧:况且。

22. 概述第①段的主要内容。(2分)

23. 天平山的“山峦林麓陂池之美”体现在 。(3分)

24. 试对第③段中“诸峰默立,如拱如揖,如迎如送”一句进行赏析。(3分)

25. 下列对“岂知非它日之观美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难道不知道这在其他日子所能看到的美景吗!

B.怎么知道这不是在其他日子里来此观看美景!

C.怎么能不知道这不是其他日子所看到的美景!

D.哪里知道这不是其他日子所能看到的美景啊!

26.阅读全文,概述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22、天平山是吴地风景优美的地方(1分);十七年后再次重来游览(1分)。

23、山峦起伏曲折,山色莽莽苍苍(1分);森林苍翠茂盛(1分);湖水平面如镜,云帆点点(1分)。

24、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各种不同形态(1分),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1分)。

25、D

26、作者在文章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岁月流逝不停(1分),要珍惜眼前美景(1分),及时享乐的思想感情(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 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 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③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④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22.第①段交代了醒心亭的 。(2分)

23.简析第②段中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2分)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乐”贯穿全篇。

B.第②段结尾句作者写了两个“善”。第一个“善”是说这个亭子建得好,可让游人在山水美景中乐而忘归;第二个“善”是说亭的名字取得好,“醒心”二字合乎造亭的初衷。

C.欧阳修的“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正是“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曾巩由写山水之乐,而论及“公之贤难遇”,一方面表现欧阳修虽被贬滁州,仍然忧国忧民,另一方面,也说明得意门生曾巩对恩师的内心世界了解得很清楚。

25.第③段“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中欧阳修所寄之“意”具体指什么?(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参考答案:22.地理位置;得名原因。(2分)

23.表现醒心亭四周环境的优美,借景抒情,凸显了欧阳修及友人在山水间的乐趣。(2分)

24.C(作者认为欧阳修的乐并不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而在于国泰民安,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达士之乐。)(2分)

25.欧阳公寄意于醒心亭者,是更远大宏阔的政治抱负:“吾君优游而无不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天下,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背得其宜”。(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26.(1)交代醒心亭命名的由来。(2)赞颂欧阳修忧国忧民的儒家仁政理想,以醒世人。

(3)表达对欧阳修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4)含蓄地抨击当权者,并藉此安慰处于逆境中的欧阳修。(4分)

(三)游趵突泉记

【清】怀应聘

①趵突泉者,在山东济南郊外,为天下奇观。其游而见之者,无不咄咄称异。余心向往久矣,而未得亲观其胜。

②甲子岁,余适齐鲁间,大中丞徐暾(tūn)庵招余饮,即偕游趵突泉。泉有三穴,中间相去不数十步,其水自三穴中涌出,各高二三尺。怒起跃突,如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相下。喷珠飞沫,又如冰雪错杂,自相斗击。呜呼!水之劲挺一至此哉!

③夫水,柔物也。方之则方,圆之则圆;挹之则盈掬,挥之则散落;环之则为池沼,决之则为川流。狎弄挠拢,无不如意。即深如长江,险如黄河,为人患害者,莫有加焉。然不过因风鼓浪,触石生涛,挟鱼龙诸怪物以自雄耳。假使无风石之险,无鱼龙诸怪物以助其势,其为平流直泻者,与众水无异也。曾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如趵突泉者哉?呜呼!世有戴天履地,目视日月,耳辨声音,手持足行,生而命为人者,无不有心、有性、有情、有识,其为浩然之气,更当何如?而一遇君国大故,濡忍不决,生死一迫,随即披靡,逐波顺流,往而不返,曾不若兹泉之介然自立,足以厉廉耻而砥节行也,岂不哀哉!呜呼!同一水耳,谁实使之然邪?岂润下之名水不乐居,故以至柔之质而发为至刚之概,以自见其奇邪?抑水亦有不平于中而怒气迸发,排空直上,势不可遏,如荆卿悲歌,渐离击筑,壮士发冲冠时邪?泉之上有吕祖阁,亭中题咏属对,后先唱和者不一人。余今与暾庵相对,不能无感于兹泉矣,故记之。

1.全文围绕着一对矛盾展开,它们是“ ”与“ ”。(2分)

2.趵突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的力量来自:(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3.第③段中的“岂不哀哉?”“哀”指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4.“以山水抒怀抱”是我国古代游记的一大传统。请结合上文对此进行简述。(3分)

5.这篇文章论述具有雄辩性,读来气势恢宏。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加以鉴赏。(4分)

答案:

1.柔 刚(2分)

2.①不安于现状而表现出其奇异的刚性的力量。

②内心有不平而发怒为直上云霄之势。(共2分)

3.人是集心、性、情、识为一体的万物之灵却不具有泉的“介然自立”的品性,一遇国之大难、生死之际便犹豫退缩或随波逐流。(3分)

4.文章通过描写趵突泉喷薄的壮观景象赞美其以至柔之质发至刚之力,由此及人,对人的无节表示鄙夷,以此彰显“介然自立”之精神。虽是写水,实为抒发作者的为人需有耿介自立精神的思想情感。(3分)

5.文章多用整句,加强语势,强化情感。如:“方之则方,圆之则圆;挹之则盈掬,挥之则散落;环之则为池沼,决之则为川流”,充分有力地阐述了水至柔之质。

连用反问句,加强论述的力度,如:“岂不哀哉?”等强化了语句所表达的人之无节不如泉水的悲哀之情。上述方法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雄辩性。(3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