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多由偏旁部首构成;古往今来,汉字在使用过程中,留下了不少由汉字结构因素形成的汉字故事。为加深对汉字构造特点的认识,兹举几例说明。
1.凡鸟为凤
据《世说新语》载,有一次,吕安跋山涉水去拜访嵇康,恰好嵇康不在,并要四五天才能回来,吕安打算立即回家。嵇康的弟弟嵇喜再三挽留,可他还是要走,临走时在嵇康的门上挥笔写了一个“凤”字。嵇喜很高兴,认为客人是在恭维自己是“鸟中之王”。后来,一位朋友告诉他:“凤,从鸟,凡声,客人在讥讽你是一只凡鸟。其意思是不屑与你交谈,因此就走了。”嵇喜这时才恍然大悟。这一故事被曹雪芹用于《红楼梦》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中,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意味。
2.死秃和尚
苏东坡被贬岭南,一次外出游山,见一小和尚被罚跪,上前一问,才知是因小和尚不慎打碎了油灯,被老和尚处罚。并且,小和尚身上、脸上满是伤痕,苏轼心想,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对徒弟怎么这么狠毒?于是进庙见方丈。方丈见东坡来访,不禁大喜。提出要东坡留个墨迹。苏轼提出要门前的小和尚磨墨,方丈立即答应。他于是为老和尚写了一副对联“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方丈以为是赞誉自己年高德劭,便叫人刻于门上,以此炫耀。一天,名播一时的佛印和尚云游至此,见此对联不禁仰天大笑。方丈问其缘故,佛印说这是咒骂你的两个字谜:上联隐“死”字,“一”加“夕”,“化”去掉“人”,合起来就是“死”字;下联隐“秃”字,“八”“千”再加上“几”,就是“秃”字,上下联合为“死秃”。方丈听后,气得火冒三丈。
3.“殊”字之祸
“殊”,左边为“歹”,本义为“剔去肉后剩下的残骨”引申为“死人”,在汉字中凡是以“歹”为偏旁的字意义都与“死”有关。在汉代的律法中,“殊”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法,就是“砍头的死罪”,因此有人认为“殊”的右边的“朱”不只表音,也有表意的作用,“朱”指鲜红的血液,因此“殊”字表现了人死时鲜血四溅的情景,也说明了“殊死”之刑的残酷性。朱元璋年少时曾削发为僧,所以他一生与和尚交谊很深。
一次,他请以前和他共过事的和尚吃饭,和尚很高兴,在酒宴上即席赋诗一首献给朱元璋。其中有这样一句:“金盘苏合来殊域”,意为:金盘里装的苏合香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朱元璋抓住“殊”不放,认为“殊”的左边为“歹”字,本义为“死”引申为“坏”,右边为“朱”代指朱元璋或朱明王朝,“殊”就是“死朱”“坏朱”之意,这是有意在骂他,于是下令把这个和尚*了。这与后来清朝盛行的“文字狱”何其相似乃尔!
4.曹娥碑谜语
《世说新语·捷悟》记魏武帝曹操曾率军路过曹娥碑,见碑背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于是问主簿杨修:“解否?”杨修答道:“解。”魏武帝说:“卿暂且不说,待我思之。”行军三十里,魏武帝才说:“吾已得之。”两人互对答案,知“黄绢”是一种有色的丝,“纟”“色”相合为“绝”;“幼妇”是“少”“女”,合之为“妙”;“外孙”,乃“女”之“子”,相合为“好”;“齑”,指姜、韭菜等带有辛辣的调味品;“臼”, 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这里是指捣制调味品的器具。是承受辛辣之物,“受”“辛”相合为“辤”(辞的异体字)“辭”(辞)。石碑谜隐“绝妙好辭(辞)”四字。此谜一揭,魏武帝十分感叹,说:“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5.泰山“虫二”石刻
泰山摩崖刻石有“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山东省济南名士刘廷桂题镌的。作为泰山刻石中的佼佼者,“虫二”刻石是令人侧目的作品。它外观表现比较怪异,看上去生涩费解,令人摸不着头脑。
“虫二”,是泰山刻石中为数不多的字谜之一,它是繁体字“風”和“月”的字芯。即繁体字的“风”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个“虫”字;“月”字去掉四周的边儿就剩下个“二”字。寓意为“风月无边”,所表现出的真正内涵,是说泰山风光的幽静秀美和雄浑深远,这样的书法构思可谓精深独特,别出心裁。
以“虫二”隐喻泰山景观“风月无边”,其表达形式简练精确,情感抒发细致入微,把作者对于泰山风光的眷恋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这幅作品的作者刘廷桂,留在泰山上的书法刻石作品大约有数十幅,“虫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副刻石为行书,笔力沉稳挺拔,豪情昂扬,两字之间,动静相宜,前呼后应,蕴意无穷。
【作者简介】红学爱好者,历史文化迷,资深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