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中新教材,第一次系统地选入外国文学,高一必修凤毛麟角,到了高二选修就系统呈现了。
高二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就是一个系统的外国小说单元,前两课是19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典范,英国叙事文学和俄罗斯叙事文学的典范代表;后两篇是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美国和拉丁美洲叙事文学的典范代表。
对于这四篇小说节选,分别来自于三个长篇,一个中篇,是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的小说叙事文学的代表,简单地用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解读分析远远不够,如何进一步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喜爱这些优秀的外国小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题。
叙 事 语 言 的 把 握
这四篇都是翻译文本,难免影响阅读的深入,但是细心的同学还是能体会到其中的不同。《大卫·科波菲尔》语言人称生活习惯明显绅士化,人称上一律使用“先生、夫人、女士、少爷、小姐、太太”等礼节性称呼,生活习惯也都有仪式感,注重服装、礼仪的描写。
维多利亚时代
虽然节选部分对象大多是中下层人员,但却又有内在的绅士风度。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风貌,精神气质。
当你读小说多了你就会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小说,叙事语言具有不同的风格,而且通过这个叙事风格,你就能把握一些当时的时代特征。
叙 事 视 角
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引导的部分,本文的叙事视角是人物主观视角,第一人称叙事,优点就是特别能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起伏变化和对外界人和物的反应,而且这种叙事视角特别能激起读者的共情和共鸣。
叙 事 内 容 和 结 构
这地方需要指导学生浅层阅读和深度阅读思考。
首先内容很简单,就是我和米考伯一家的故事,这是就人物和事件内核。这里的深度学习就是要学会理清叙事结构。
表层的结构相对简单,但梳理起来也和一般小说不太相同,是有难度的:“我”来到货行当童工孤苦无依——米考伯出现让我成为他家的房客——“我”和米考伯一家和谐相处产生“友谊”——米考伯落难入狱,全家陷入困境——我搬到监狱附近,和米考伯一家共渡难关。
从这个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叙事结构,矛盾冲突,解决,再矛盾冲突,再解决,这种依次波浪式上升的长篇小说叙事模式。在两次矛盾冲突中,少年“我”也逐渐走向成熟。
两次矛盾冲突的核心,一个是大卫的苦难,一个是米考伯家的苦难。
当 苦 难 碰 到 苦 难
一、大卫·科波菲尔的苦难——自我矛盾冲突到崩溃的边缘,米考伯一家的苦难——生活在债务崩溃的边缘
大卫自我追求是成为“有学问、有名望 的人”,而来到这个货行感受到的却是绝望,痛苦。
“我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都将一天天地渐渐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我呜咽着,彷佛我的心窝也有了一道裂口,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似的”。
少年理想的追求和孤苦无依,被迫成为底层童工挣钱养活自己的残酷现实,是大卫,也就是主人公“我”的苦难,面临心理崩溃的边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看不到生活的方向和希望。
这个时候,解决这一矛盾的人物出现了,就是彬彬有礼的米考伯,他的彬彬有礼和周到细致,使孤苦无依的“我”感到温暖,“我全心全意地向他道了谢,因为他愿不怕麻烦前来领我,对我真是太好了”,“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
这时候我们回头阅读文本第一段,就会感受到米考伯出现的意义。
“我”极具有才华,却从小就被人抛弃,没有人为他说一句话,身心两伤,十岁成为童工,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处在崩溃的边缘,这时候的米考伯地出现就像一根救命的稻草,让他感受到被人关怀,被人重视的温暖,他好像一下子找到自己的家。而处在债务危机的贫困难以自拔的米考伯一家,也确实给了他家庭的温暖。“我就在这房子里,跟这家人一起,度过了我的空闲时间”
更重要的是,我的“孤苦无依”和这一家的困难产生了共情,一直没有家的“我”也就“对这一家人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想,由于我们各自的处境,所以我跟这对夫妻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奇特而平等的友谊”。
处在崩溃边缘的大卫,碰到了同样处在困境的一家人,看到了生活同样艰辛的米考伯一家,就像找到了知音,获得了共情,对于生活的苦难有所心情释然。自我的内心冲突得到了缓解,同时对人生的苦难又有了更深的认知。
二、苦难和苦难的碰撞
选文在第一个矛盾冲突解决了以后,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二个矛盾冲突,米考伯困难终于到了危急关头,米考伯因为债务被捕入狱。两个苦难撞在一起会怎么样呢?是两个苦难同时崩溃吗?显然不是。
这部分文本我们注意到大卫的情感变化:
听到米考伯要被捕的消息,“我的心也碎了”,进监狱看望米考伯时“我泪眼模糊”,见面时时“我们大哭一场”。
后来米考伯太太卖掉家具,准备进监狱带着孩子和米考伯住在一起,“我”也在监狱旁租了一个新寓所,“因为我跟米考伯一家患难与共,彼此已经很熟,舍不得分开了”。
这里我们看到,生活的危机和困难使这些苦难的人靠得更近,互相扶持,一个被人陷害的孤儿,一家生活在随时崩溃的家庭,逐渐在生活的危机冲突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而大卫,也就是“我”通过这两件事,逐渐成熟起来了,内心也变得强大了,相比以前和米考伯一家,“我过得同样是苦恼自知的生活,而且也跟从前一样,依旧孑然一身,一切都靠自己”,虽然穿着更加褴褛了,但“我”已经走出了崩溃的边缘,在米考伯一家境遇缓和以后,我到监狱配米考伯运动,陪米考伯太太聊天,没事在伦敦桥上编故事给孤儿讲述。而米考伯一家在监狱里依旧在充满希望和憧憬地顽强地活着,”她指望,再过六个星期,他就可以获得自由“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
当苦难碰到苦难时,不是滋生更多的苦难,而是会产生苦难中互相同情、扶持的力量,产生强大的内心,来一起对抗苦难。
这大概就是成长的含义,生活不是没有困难,我们需要的是如何互相扶持,顽强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