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的螺壳和改造后的螺壳
每过12-18个月,寄居蟹就会蜕皮,原先的外壳小了,它需要找更大的房子;蜕皮后,如果外壳破了旧了,它也会积极寻找更好的房子。
外壳的好坏和寄居蟹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有研究团队曾对住好螺壳和破螺壳的寄居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住在外壳完好的寄居蟹更活跃,也更强壮,而住在破螺壳里的寄居蟹力量小,但是攻击性很强。
由此可见,寄居蟹对“好房子”的渴望是刻在骨子里的,小了要换,破了要换,不喜欢了也会换。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寄居蟹都需要外壳的。
寄居蟹有群居的,有陆生的,也有海栖的。有的陆生寄居蟹已经进化出坚硬的外骨骼,因此不需要用外壳来保护自己,比较典型的就是椰子蟹。
一般来说,寄居蟹使用的壳都是以前寄居蟹用过的,它们喜欢用旧的,不喜欢新的。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新的难道不是更好吗?
因为新的螺壳,往往不适合寄居蟹生活,里面可能有死去的螺壳原主人尸体,或者泥沙一类的东西,在居住之前,寄居蟹要先将壳挖空,使其更宽敞也更轻。
有的寄居蟹还会在螺壳上精心装饰,尤其是生活在海里的寄居蟹,还会寻找“同居”的伙伴,例如共生的蠕虫和海葵。
装饰和改造新螺壳,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以及时间,因此寄居蟹更倾向于捡别人用过的改造过的。
在换壳过程中,寄居蟹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叫做空缺链现象。
如果遇到的螺壳比背上那个还小还破,那么寄居蟹会直接离开,放弃它。如果遇到一个大得多的螺壳,就会出现开头提到了排队换壳事件。
此时,寄居蟹就会在这个大空壳边上耐心等待,等待最适合这个大空壳的寄居蟹出现,有时一等就是8小时。不一会,这里就会出现很多大小不一的寄居蟹,新来的寄居蟹一到就会检查空的大螺壳适不适合自己,如果还是太大,那么它们会一起等。
这个过程可能会聚集十几二十只寄居蟹,这些寄居蟹会按照大小排成一列,并用爪子抓着前面的寄居蟹。直到足够大的螃蟹出现并认领了大空壳后,那么它换下来的旧壳就会被下面排队的寄居蟹认领,以此类推,整个队伍中的寄居蟹都能按照次序完成换壳。
争夺
然而,寄居蟹的世界并不总是这么和谐的,当螺壳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寄居蟹也会表现出“邪恶”的一面。
如果大的寄居蟹就是看中了其他寄居蟹正在使用的壳,是会主动进攻的,它会将里面的寄居蟹拉出来,然后占据对方的螺壳,有时多个寄居蟹结盟成一个小团体,会协助大的寄居蟹占领别人的壳,一旦占领成功,就意味着其他寄居蟹也有可能完成房产升级。
而此时,失去壳的寄居蟹极有可能是会死亡的。
除了抢同类的,寄居蟹为了“房子”还会*死并吃掉蜗牛。
寄居蟹本身是杂食动物,不会主动进攻活的生物,像椰子蟹体型这么大的,也主要以腐食为主。
但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圈养的环境中,如果螺壳不足,它就会主动进攻混养的蜗牛,以达到占领蜗牛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