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六艺七艺,中国古代六艺怎么记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16:09:48

在同一时期,不同的地理位置会造就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体系,就以古时候的中西方为例,在同一时期两者之间就存在着许多的差异。这种不同也表现在诸多个方面当中,教育体系以及理念的异同就是这种差异的体现。

古代的六艺七艺,中国古代六艺怎么记(1)

对于古代时期中西方的教育体系,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分别是古代时期中国的“君子六艺”以及古西方社会的“七艺”,虽然从名字上看给人一种大致相同的感觉,但如果对二者进行深入剖析时就会发现,诸多相似之下却又有着很多不同。

一、君子“六艺”与古西方社会“七艺”

1.经验累积,互相传递下所衍生的君子“六艺”

对于很多人来说“六艺”这个词可能都会感觉有些陌生,的确它的出现已经十分的久远了,但它却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古代教育史,后世的很多教育体系也都是通过它演变出来的。在历史当中对于“六艺”解释有两种,其一是指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六门学科,根据《周礼》当中的记载它们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而另一种解释则被称为“孔子六艺”,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六本书,也被叫做“六经”。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关于“六艺”的第一种说法。对于古时候的“六艺”而言,其实和我们现在的小、中、大学较为相似,当然这里指的并不是学习的内容,而是对于学习的年龄要求

像是“六艺”当中的“书和数”就是年龄比较低的小朋友要学习的内容,也就和中、小学差不多。而其他四门学科则是年龄比较大一些的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的高中以及大学阶段。

“六艺”的由来其实也是顺应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生存的方式并且可以很好的运用到生活当中。在这种以资源为主的大环境下,部落之间的一些冲突成为了在所难免的事情,所以人们开始学习和传递一些防御的技能,而这也体现在“六艺当中的“射”与“御”上。

古代的六艺七艺,中国古代六艺怎么记(2)

随着货币的出现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则演变出了“书”与“数”。从本质上来说“六艺”在最初只是一代人将积累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人的一个过程

2.现代化的“七艺”实则为“四艺”与“三艺”相结合的产物

不同于中国古时候的“六艺”西方的“七艺”就显得现代化了许多,不要看它们两者在名称上差不多,但所包含的内容却有着天壤之别。“七艺”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教育思想,也被人们称之为“自由七艺”,指的是七种人文学科,它们分别是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其内容也与现代教育大相径庭。

对于古希腊的“七艺”而言,其实“三艺是”与“四艺”结合下的产物。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古希腊的城邦当中出现了一种职业叫做“智者”,在当时人们把有能力、有智慧、有学识的人称之为“智者”,而“智者”则致力于逻辑学、文学以及修辞学的研究并把它们传递给百姓当中,这也就是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及的“三艺”。

古代的六艺七艺,中国古代六艺怎么记(3)

“四艺”则是由柏拉图所提出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希望君主可以通过哲学来对一个国家进行治理,而一个具备哲学的君王身上必然会具备一些技能,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这四点在后来也被人们称为“四艺”。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七艺”则是由这两个部分相互结合所得来的。

二、以“教”与“育”为根本,两大教育体系的相同之处

1.二者均为上层所开放的“精英教育”

先从面向的人群上来看,不论是我国古时期的“六艺”还是古西方社会的“七艺”面向的对象都是社会当中的上层阶级,也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论是国内的教育体系还是国外的教育体育其实都是围绕着皇室以及贵族们展开的

对于“六艺”而言进行细分的话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类,首先是“礼、乐”,它们注重的是道德上的培养,其次是“射、御”着重点在战斗技巧当中,最后是“书和数”侧重点在于文化领域,看到这里大家可能都明白了,对于“六艺”而言其实寻常百姓几乎很少可以用到,它真正的使用价值是面向那些有这方面需求的统治者的。

极为巧合的是,在我国春秋时期西方的新亚述帝国的主要教育内容也是围绕着礼仪以及骑马、射箭、算数展开的。这也就代表了在古代时期大部分统治者对于教育的追求基本上都是相似的,所以不管是“六艺”也好还是“七艺”也罢我们其实都可以理解为是为统治以及贵族阶级量身定做的一种教育方式。

2.二者均注重平衡发展,顺应社会

其次两者都是满足社会需求下所诞生的产物,关于“六艺”的产生上文中也有所提及,最开始是人们传递生活经验的一种方式,也是生存的一种手段,当然它也是时代发展下的一种产物

“七艺”也同样是如此,随着城邦以及领土的不断扩张,领导者也更需要具有大智慧才能够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这也和柏拉图“哲学治国”的理念不谋而合,“七艺”的教育理念也由此诞生。

除此以外它们两者虽然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着天差地别,但教育理念还是大致相同的,都在追求着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并没有过分的偏向于一个侧重点,而且虽然叫法不同,但他们两者之间有些科目还是相互重叠的,像是“书与数”在本质意义上就和“文法、算数”相仿,也都是现代教育的最初形态

古代的六艺七艺,中国古代六艺怎么记(4)

其实虽然二者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但其根本都是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主,在目的上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三、表面相似的形态下,实则隐藏相异的核心

1.“真理”的实践者与探索者

首先,虽然“六艺”与“七艺”在形态上较为相似,但这种相似也仅仅存在于有些科目内容上的相同,它们在注重人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又都有着不同的核心内容,这也与他们的社会现状有着一定的联系,相较于古西方社会的“七艺”,“六艺”的实践性较为薄弱,其核心基本上围绕着一个“德”字。《尚书》当中记载:西周时期通过“六艺”考试的学生会被授予“君子”的头衔,“君子六艺”也由此得来、

何人为君子,“德”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六艺”的学习以德为主,他们通过学习来约束自己的品性,着重点在于观念的建立与道德的培养,基本上是传承上一代人的思想,而他们从整体上来说可以被称为是“真理”的践行者。相反“七艺”更注重事物的实践性,其中的很多科目都是有着具体的实践性的。

古代的六艺七艺,中国古代六艺怎么记(5)

古西方社会所交给人们的“七艺”其实只是一个探索事物方法,也就是“知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怎么使用它全靠学生自己的意愿,对于“七艺”而言它更像是探索事物的一把钥匙,是“真理”的探索者。

2.运用方向存在极大不同,一者在文另者重武

除此以外,因为社会对技能需求的不同,两者之间看似较为相似的科目在使用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就以“七艺”当中的音乐为例,它同样存在于“六艺”当中,但在“六艺”中“乐”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内容也较为广泛,主要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其内涵主要以歌舞为主,《诗经》当中指出:歌舞可以抒发人们心中的情绪,让人们达到感情的平衡,是一种调理身心的方法。

相比于“六艺”,“七艺”中对于音乐的应用则处于行军作战之中,提出“四艺”的柏拉图认为,学习这些技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智者,也就是具有哲学的君主,并不是为了运用到现实生活去的

古代的六艺七艺,中国古代六艺怎么记(6)

再加上当时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些科学性的技能则大多数运用于行军作战之中,这就让“六艺”与“七艺”的运用方向产生了不同,一个在文一个重武

结语:

不同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思想、文化以及内涵,就此也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但它们实际上都是顺应社会发展下的产物,但不同社会现状也让二者在内容上存在很大区别的同时,也让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者最大的相似之处来源于他们对中西方教育领域的积极影响,它们作为中西方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理念,为中西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难以磨灭的,也为古时候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即使是在教育领域逐渐完善的今天,它们也依旧是需要学习的对象。

参考文献:

《周礼》

《理想国》

《尚书》

《诗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