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16:34:31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都非常崇尚孝道,孝道讲究的是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长辈爱护晚辈,晚辈要尊重、孝顺长辈,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有困难一起面对,浓烈的家族亲情离不开孝道二字,无论是对家庭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孝”,那这个家庭终将四分五裂,家不成家。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孝道的俗语流传至今。

几千年来,孝道最广为流传的俗语可能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了。可以说这句俗语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特别是当人们谈到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话题时,人们总是喜欢提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真的理解吗?我们还是慢慢往下看吧!其实这句话的原本意思可能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

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俗语,绝大部分人的理解可能就是:说“不孝的事情有三件,而没有后代为最大的不孝”。绝大多数人把“无后”理解成了没有后代的意思,也间接地将“传宗接代”的意义给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给一些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什么意思(1)

其实,“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俗语出自于《孟子·离娄上》。其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的这句话是针对舜帝而说的话,因为舜帝年轻时,在没有提前告诉父母的情况下,偷偷的和尧的第二个女儿私定终身。众所周知,在过去年代,儿女的婚姻是要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的。换而言之,就是在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和媒人的介绍下是不准结婚的,否则就是一种伤风败俗的事情。

孟子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应该是说,不孝的事有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大。舜在娶妻的时候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是没有尽到做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告诉父母,也和告诉了父母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舜在娶妻的时候,是岳父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才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告诉他们婚就结不成。至于舜为什么不告诉父母他要娶尧的女儿,据说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据说舜的父亲脾气暴躁、是非不分、不讲理。如果舜告诉父亲他们要结婚,肯定得不到父亲的同意,所以就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

那么,在孟子眼里,他认为“不孝有三”又是哪三件事呢?其实这里的“三”我认为是虚数,不孝的事情又何止三样呢!

后来,东汉赵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什么意思(2)

对孟子的“不孝有三”在《孟子章句》中作了补充注释。原文如下:“于礼不孝者有三事: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士,为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一不孝:盲目服从,看到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二不孝:家境贫寒,父母年迈,但不寻求去当官领俸禄,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养活父母。三不孝:不娶妻生子,导致没有儿子继承香火,没有后人。而这三种不孝的事情,又以不结婚,没有留下子嗣继承香火为最大的不孝。这里继承祖祀的子在古代社会是指男子,也就是指所谓能传宗接代之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什么意思(3)

看到这里,你认为这样理解对不对?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样的见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