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有哪些意境,边塞诗特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6 11:26:47

--由苏阳的《凉州词其二》想到的

边塞诗有哪些意境,边塞诗特点(1)

诗词,在我的意念中,一直是“精”的代名词,短小精悍而又意味无穷,尤其是中国的古诗词,这一特点更是显得尤为突出,雄壮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高大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中山小”,清幽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不仅是文字对意念的点缀刻画,更是画面对意境的延伸拓展。在诗词诞生之初,就注定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据说,最早诗词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的劳动号子,词为人们鼓劲,调为人们提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平台,央视在近几年内推出了众多优秀的栏目,其中《经典咏流传》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已经是第五季了,在过去的五年里产生和涌现出了诸多优秀的诗词编曲作品,今天我想谈的是最新一季的银川本土唱作人苏阳编曲的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二》。

边塞诗有哪些意境,边塞诗特点(2)

王之涣,不是多产诗人,但《登鹳雀楼》、《凉州词》足以让他在唐代诗人的朋友圈里推前置顶,屹立不倒。银川,倒不是多陌生,记忆中最早对银川的影响是大概九十年代初,那时的自己十岁出头,爷爷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打工者,第一次外出打工的去处,那时的印象也仅仅是对这个地名的熟悉,后来机缘巧合的去过,短短几天,了解也不甚多,黄沙、苍凉,能概括的大概也就这几个词汇,再后来,在一档音乐节目中,见识了银川音乐人鼓王赵牧阳的风采,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培育什么样的人。苏阳,说实话从来没听过,当自我介绍说,自己是银川本土人时,下意识的猛的想到了赵牧阳,想到了大鼓、想到了唢呐,想到了他用不生命的嘶喊,想到了他的《侠客行》。凉州(武威),天下要冲,梦幻之城,隋唐时期西北重镇,历史地位仅次古都西安,和银川无二,黄沙茫茫,荒蛮苍凉大概也是它的代名词,让王之涣、王翰在诗词界大放异彩的无疑就是他们的“古来征战几人回”和“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首也被后人称为“凉州词双璧”。

边塞诗有哪些意境,边塞诗特点(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沙漫漫,大漠孤烟的西北孕育了用生命呐喊的西北汉子赵牧阳,苏阳,大鼓、唢呐,青筋暴起的呐喊,这些西北的标配再融入西洋架子鼓、吉他的烘托,画面感足以震感内心深处那根弦。原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不曾领略过“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苍凉美,你就很难意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苏阳增添的前四句“寒沙茫茫风打边,劲草低头丘连绵月儿空照千里酒,抬头遥望北飞雁”,虽说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阔壮美,但以小见大,从飞沙走石的风,到高悬当空的月,再到展翅北飞的雁,一个个意向传达给人的除了表象的苍凉、荒蛮、更多的则是内心深处的孤寂与落寞。鼓声起,笛悠扬,这种冷色调的落寞终没有贯穿始终,西北汉子一张口,一切都在猛然间苏醒,直到震天响地唢呐声起,内心深处的那股气终于喷薄而出,漫天黄沙终是挡不住千军万马的嘶喊,这是西北战士特有的豪情,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新龙门客栈里梁家辉的赵怀安,是断刀客中赵文卓的黎安定。

边塞诗有哪些意境,边塞诗特点(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