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获得五项奥斯卡奖项,豆瓣评分8.8!《勇敢的心》影片以13-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争为核心,讲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信仰是需要代言人的,就像宗教信仰中基督教需要耶稣像和人间的发言人教皇一样,自由需要的是精神领袖。华莱士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更是一种结果。他死后曾经用过的那把大剑更是继承这种精神上的传扬,就像“神像”,有了他每个人就有了希望,有了他就能集结更多的自由人,有了他就象征了胜利。在最后汉密斯掷出华莱士的那把大剑在天空中划出完美的曲线最后稳稳的插在地上时,胜利已经被预示了。其实不需要后面的旁白我们也能猜得到结局--苏格兰赢得了自由。
电影中浓墨重彩描绘的史特灵战役是威廉.华莱士首次参与的军团级战役。英军指挥是邓巴会战中的“头号功臣”沃勒内,由罗克斯堡出发并集结了邓迪和史特灵两地的英军驻军,以1千重骑、近两万重步为主力,另有作为辅助大队的1千轻装步骑及几百个长弓手;苏军主力为蒙尼率领的6千步兵、200重装骑兵,华莱士率领的1万多步兵和少量轻骑兵,另有数目不详赶来助阵的当地村民。勇敢的心,并不是指威廉.华莱士,倒是恰恰指的是影片中数次出卖过威廉. 华莱士的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出卖威廉.华莱士的情节自然是影片虚构的,历史上的罗伯特.布鲁斯是苏格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苏格兰在英王爱德华一世时代,面对的是被同化 和吞并的命运,正是罗伯特.布鲁斯领导苏格兰人不断与英格兰进行着小规模的冲突,并在班诺克本之战中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最终将英格兰人赶出苏格兰。
在金属的铿鸣和溅血的战歌中,因为错信,因为背叛,因为脆弱,战场成了坟场,还穿着苏格兰裙的尸体互相压着,插满的刀剑,被骑兵的马蹄碾碎的脸。妇女们在悲伤地寻找无数相似的尸体中属于她们的丈夫、兄长、儿子、父亲,无限悲凉残酷。有人说,无数的生命被层层叠叠的沙土埋葬,直到沉陷到大地是最深处,一切的感情和生命一同消失。历史的代价是惨重的,人类用血铸造辉煌,用血铺垫和平。 Wallace最后还是义无返顾地去奔赴用死亡换取的赌注,在最后等待死亡的过程中,他对爱着她的王妃说:“每个人都会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的活过。”独身一人的时候,在死亡前在狱中的最后一刻,他也会祈祷:“我很害怕,赐予我力量去面对死亡吧!”因为他也不知道他是否能在莫大的痛苦中将自己的信仰和尊严捍卫到最后。当英国的人民把他当作叛国罪人一样唾弃,为他的即将死去而欢呼,当他看见刑场下儿童对着他的死而微笑的时候,我知道那样的无知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当他饱受疼痛,在生命的最后,深深地吸满最后一口气,在众人都以为他请求开恩的时候,他用一生的力量大喊了一声:“freedom ”本来我以为只要我不说话,我就不会哭的。
影片中的华莱士本来就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他的意识形态和做事方式非常美国。而历史上的他,我相信在文化层面也很难是一个英国式的反抗者--罗宾汉才是。故事的背景无非是一个舞台,用来让导演表达自己内心的舞台。我们喜欢这部影片,也是因为我们喜欢纯粹的英雄:率真、勇敢、机敏、大义凛然,敢恨敢爱。纵观整部影片,至少片尾的处理是符合影片中华莱士的性格的。“如果你为自由而战,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类似的豪言壮语片中其实很多,绝大多数情况下它让人觉得鼓舞而不是矫情。这是一部好莱坞式的英雄片的巅峰之作,几乎包括了此类影片的所有元素,战争、英雄行为、爱情,背叛,呵呵。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从始至终洋溢着的充沛情感,张弛有度,高潮迭起。
撇开对历史的戏说,这是一部顶级的好莱坞式的英雄片,真实残酷的战争、豪迈悲情的英雄、情意绵绵的爱情、冷血无情的背叛,身处江湖的无奈,各种元素综合在一起。梅尔吉布森塑造的华莱士,坚定、冒险、浪漫、机智。远不止这些,这部影片由吉布森自编自导自演,荣获了10项奥斯卡奖提名,最终赢得五项奥斯卡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化妆,吉布森在这一年登上了人生巅峰。
该片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远渡重洋实地拍摄,战争场面宏大,以宏伟壮阔的气势赢得了史诗巨篇的称号。影片中的苏格兰森林,山脉,村庄,凄婉的风笛和苏格兰人民在压迫痛苦中的嘶吼,让观众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和历史。影片拥有一部好电影所需要的一切因素,无畏的勇气,纯洁的爱情,善良的人民,壮阔的景色,,完美的配乐,尖锐的矛盾冲突,曲折的情节再加上优秀的演员和认真做事的态度,所以它的成功是必然的。《勇敢的心》:获得五项奥斯卡奖项,豆瓣评分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