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消费」这个词,在疫情逐渐好转期间,频频出现。类似地还有:「报复性喝奶茶」、「报复性挣钱」、「报复性熬夜」等等……
报复性消费,以目前的背景来解释:平日有经常性消费习惯的人群,在疫情期间,由于不可抗力,没办法去消费,所以一旦有地方可以消费了,就开始了超出正常需求的消费。去抚慰那颗因为不能消费而憋出内伤的心。
俗称:好久不花钱了,难受。
不过,「报复性熬夜」究竟是在报复谁?又是在替谁报复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底下4个层次的需要是最上面一个层次的需要的前提,马斯洛将这四个需要视为“缺失性”需要。
什么叫缺失性需要,就是如果一段时间缺失了,就会产生失落感、缺失感乃至空虚感,造成生理的不适和心理的苦闷彷徨、焦躁不安。而当这种缺失感、失落感出现时,人必须有补偿原则以平衡生理、心理。而“消费”这个需要,我认为也属于缺失性需要,但是究竟属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还是尊重需要,就因人而异了,得看不同的人,在消费过程中,自己的哪一部分得到了满足,(毕竟应该没有人将「消费」看做自我实现吧?)。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不会陷入「报复性消费」的坑呢?而有的人就很容易去「报复性XXX」?
有的学者认为,这跟“延迟满足”的能力有关。“延迟满足”能力高的人,产生缺失感的阈限会比较高,一两个月的“消费”缺失,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等一两个月再消费、再去满足也可以。所以往往不会出现超额消费、「报复性消费」的结果。
而“延迟满足”能力低的人,阈限就会比较低,几天的“消费”缺失也许还能忍受,一两个月的“延迟”消费,他们就等不了了,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确实没办法让他们去消费,就只能一直压抑一直焦虑,等到终于可以“消费”的时候,就“爆炸式”地买买买,也就是「报复性消费」。
如何调节?
大禹同志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榜样——要疏通而不是堵。
也就是不要一味地克制、阻止自己去买买买的冲动,或者完全不加以控制地释放冲动。
首先要去意识到自己会有这样一种冲动,然后去筛选一遍——这个是“刚需”嘛?还只是“一时爽”?
在正念中,对于消费的冲动,有这样的一种“修习”:
静坐,不要任由自己的冲动转变成行为,至少,暂时地,只静静观察它们。通过观察,你很快会发现,这各种冲动有起有灭,它们有自己的生命,它们与你并不等同,它们只不过是一些念头而已,你并不必受它们的摆布。不再给它们提供给养,不再对它们做出反应,你就会渐渐开始直接将它们当成想法来处理。这其实,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解放,还我们以自由(即不再被这些冲动*所支配),不然我们很容易陷入过去形成的惯性中,压根意识不到自己遭受的禁锢。
其实也就是说,是你自己选择支配这个冲动,而不是冲动支配你。
此外,给自己一个“延迟满足”的缓冲期,也是个不错的方式。多看看买家秀和评价,也许就被拔草了;告诉自己过几天再去买、再去吃,也许也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