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明白,自己为什么有时候会手抖了吗?
二、
手抖,还可能是疾病的预兆!
相信看完上面内容的朋友,很多人松了一口气,对手抖这个情况更加不放在心上了。
小编想提醒大家的是,虽然80%的人手抖都是生理性震颤,但也有些人的手抖是不正常的,需要就医诊治,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震颤。
1
帕金森病
说起引起不自主手抖的疾病,相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帕金森病。
这个病,最开始被大众熟知是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后,拳王阿里以动作极度不协调的情况下手持火炬点燃圣火的镜头在全球播放后。
它是一种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拳王阿里点燃圣火,左手不停抖动
帕金森病并不罕见,从青少年到老年的各个年龄段都会出现,一般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患病群体是中老年人。
一般来说,帕金森病最初出现的症状往往是从单侧手部开始的颤抖,慢慢会发展到下肢、头部乃至身体其他部位。
随着疾病进展,也逐渐会出现肌肉僵硬、起步困难、运动迟缓、步态异常等临床表现,晚期常伴有抑郁、痴呆和吞咽困难等,如果手抖的同时出现这些症状,需要格外警惕。
2
特发性震颤
作为最常见的导致震颤的疾病,据估计,全世界的患病率高达5%,也就是说,每20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有这种情况。这种病还能够遗传,成为家族遗传病。
这种类型的震颤,最常见的是“姿势-动作性震颤”,就是说在保持某种姿势或执行目标动作时都可以出现,例如双臂伸平、书写、拿水杯喝水、用手指鼻尖等情况。
对于大部分的特发性震颤的早期病人,如果不影响生活,医生往往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当抖动的症状较为明显,且引起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的时候,医生才可能为您开具药物。
3
小脑病变
大脑是身体的指挥官,它的指令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传输执行的,而人类小脑中,含有大约850亿个神经元,占到了整个脑部的一半,在感觉感知、协调性和运动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如果出现小脑神经功能障碍、小脑萎缩等情况,我们身体往往会出现反应迟钝、手足震颤、记忆力下降等脑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若是手抖影响到生活,同时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问题,最好尽早就医,看看是不是小脑出了问题。
三、
身体这些抖动也要注意!
除了手抖,相信大家的身体,还有别的抖动情况。
比较常见的有:坐着时忍不住的抖腿、睡觉时的身体突然抖一下、尿尿后的身体抖动……
那大家对这些不由自主的抖动,有多少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