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后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遭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这是一篇古代随笔。它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小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值得玩味。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1.伤:哀伤,叹息。
2.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县。
3.民:百姓。
4.隶(lì):属于。
5.年:岁。
6.未:不,没有。
7.识:认识。
8.书具:书写的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9.啼(tí):出声地哭。
10.求:索求、索要。
11.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12.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13.与:给。
14.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15.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16.意:主旨、内容。
17.传:传送。
18.立就:立刻完成。
19.文理:文采和道理。
20.可:值得。
21.观:观赏。
22.者:……的地方(方面)。
23.邑(yì)人:同县的人。
24.乞(qǐ):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25.环谒(yè):四处拜访。
26.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
27.从:跟随。
28.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29.还:返回。
30.称(chèn):相当。
31.泯(mǐn)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32.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33.通悟:通达聪慧。
34.受:承受。
35.贤:胜过,超过。
36.材人,有才能的人。
37.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38.彼其:他。
39.得:能够。
40.已:停止。
重点虚词
1.尝:曾经。
2.忽:忽然。
3.即:立即,立刻。
4.并:并且。
5.一:全。
6.自是:从此。
7.皆:都。
8.稍稍:渐渐。
9.以:介词,用。
10.矣:语气词。
11.卒(zú):最终。
12.且:尚且。
13.夫(fú):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14.固:本来。
通假字
“扳”通“攀”,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古今异义
1.是
古义:代词,此,这。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今义:判断动词。
2.或
古义:有的,有的人。 (或以钱币乞之)
今义:或许,或者。
3.文理
古义:文采和道理。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稍稍
古义:渐渐。 (稍稍宾客其父)
今义:略微。
5.众人
古义:常人。 (泯然众人矣)
今义:许多人,大家。
一词多义
1.自
名词,自己。 (并自为其名)
介词,从。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还自扬州)
2.闻
动词,听说。 (余闻之也久)
名词,名声。 (不能称前时之闻)
3.其
代词,这。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代词,他的。 (稍稍宾客其父)
4.然
代词,这样,这种情况。 (父利其然也)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泯然众人矣)
5.为
动词,作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动词,写上。
6.之
代词,它,指书具。 (忽啼求之)
代词,他,指方仲永。 (借旁近与之)
代词,这事,指方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 (余闻之也久)
结构助词,的。 (不能称前时之闻)
语气助词,不译。 (卒之为众人)
7.于
介词,到。 (环谒于邑人)
介词,在。 (于舅家见之)
介词,比。 (贤于材人远矣)
介词,被,引出动作的对象。 (受于人者不至)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做宾客。 (稍稍宾客其父)
利:认为……有利可图。 (父利其然也)
2.形容词作动词
奇:对……感到惊奇。 (邑人奇之)
异:对……感到诧异。 (父异焉)
伤:哀伤,叹惜。 (伤仲永)
3.名词作状语
日:每天。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重点句式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倒装句
还自扬州 (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3.省略句
(1)不使学 (省略了“使”的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令作诗 (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
(3)还自扬州 (省略主语,“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4)受之天也 (省略介词,即“受之(于)天”,意思是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考题例析
(2015•四川成都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试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下列语句中加红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世隶耕隶:属于
B.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D.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称赞
2.下列语句中加红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真无马邪
B.或以钱币乞之
以刀劈狼首
C.贤于材人远矣
能谤讥于市朝
D.卒之为众人
将军岂愿见之乎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叙写“神童”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揭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
B.全文叙事简约,如第二段中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语,即交代了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
C.善用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受之人”的严重后果。
D.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对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哀伤和惋惜,进而借事说理,提出了对世人的告诫与警醒。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称:相当,相符合。做此类题目时要结合整句内容对词语含义进行判断。答案是D。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答案是B。 B均为介词,用。A代词,代替仲永写的诗;语气助词,难道,表推测。C副词,比;介词,在。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他。此类题目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3.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答案是C。C选项“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错。做题时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理解。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时要译出“异”“与”“通悟”“受”,注意补足(1)中的缺失部分。直译,句子通达。 (1)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来邻近人家(的书具)给他。(2)仲永的通达聪慧,是从上天那里接受到的。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过人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从而表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理清结构
写作特色
1.先扬后抑,对比鲜明。
作者先写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既令人对他的不幸结局感到警醒、惋惜,又表现了对“不使学”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借事说理,阐明观点。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方仲永由一个天资过人的神童变成普通人的事来阐明作者的观点。叙事部分重点在叙述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两三个阶段: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天赋;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成年之后才能泯灭。这部分叙述是后文议论的基础,而阐明道理部分才是全文的核心。强调后天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3.语言精当,贴切传神。
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如写幼时的仲永,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而“忽”“即”“立”三个副词,又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文中“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用笔极其凝练,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他父亲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三字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使人物情态毕现,心理全露。而文章结尾的议论部分,更是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把握重点
1.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对方仲永的“泯然众人”表示惋惜吗?如果不是,你认为作者写作此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对方仲永的“泯然众人”表示深深的惋惜,主要是借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惨痛教训,阐明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从而告诫人们一定要重视并加强后天的学习。
2.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一是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并与后来的“泯然众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二是写仲永虽天资过人,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虽然天赋极佳,但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最终只能是才能尽失。作者从这两个方面启发人们深思方仲永才能尽失的原因,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才发展的重要性。
3.“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依次写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这之中起过渡作用。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这样,后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
4.怎样认识作者所阐述的“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好的先天条件,即有天资、天赋;“受之人”,是指后天的学习和受到的教育。作者认为,在这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