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是百川汇聚之处。人体的胃、冲脉、膻中、脑四者,既是全身精神气血的来源,又是营卫气血,十二经脉汇合之处,并以水谷、血、气、髓称之为人身四海,以此和地域之东南西北四海比拟。所谓“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由于《灵枢·海论》篇正是以人身四海为论述的中心,说明其流注所在,阐述其有余不足的证候,及针刺调治方法,故名之为“海论”。
“四海”是指水谷之海、血海、气海、髓海,四者含义依次分叙如下:“胃者,水谷之海”——胃是饮食水谷汇聚之处,为水谷精微的发源地。《灵枢·玉版》说:“谷之所注者,胃也”,说明胃主受纳,是人体所需营养的源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机能活动,皆禀受于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供养。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亦即血海——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处,是全身血液汇集之所,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一身经脉贯通的主干。特别是能调节脏腑气血,主生育。如女子在天癸发生作用的年龄,任脉通达,太冲脉旺盛、冲任相资,使经水按时而下,于是就具备了生殖能力。
“膻中者,为气之海”——即宗气汇聚之处。膻中指胸中部位而言(置两乳之间),是宗气发源地,能行呼吸,贯心脉。《灵枢·五味》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说明膻中是宗气合成和发动的场所。
“脑为髓之海”——脑是髓的总汇之处。凡骨之有髓,惟脑最巨,布于脑者,即为脑髓。前人认为人之记性不在心而在髓。李时珍认为脑是“元神之府”,所以说脑是人的精神活动之主宰。此外,髓海饱满能使身体轻灵,健壮有力。
对于四海来说,“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经常维持和保养四海的正常功能,便使人体生机旺盛。反之,违背调养之道,四海功能日渐不良,必致人体虚弱衰败。所谓“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是强调懂得调治之道,就有利于身体,有利于疾病恢复;反之,有害于身体,不利于疾病治疗。人体的四海是营卫气血与精神的源泉,而气、血、精、神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至宝”,四海的生理作用无时不影响着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功能。所以《内经》告诫人们,在养生方面,要慎重调摄四海,就能健壮,不致起病,否则易病易衰。在治疗方面,应掌握四海的循行和输注规律,就能做出正确治疗,促进病愈。
四海有余与不足的临床表现:气海有余者,由于邪气盛,郁于胸中逆而不降,所以出现气满胸中,慌闷喘息,面色发赤等症。气海不足者,则肺气虚弱,肺主气,声由气发,所以“气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余者,往往血行瘀滞,故自觉身体胀大沉重,郁烦不舒,不知痛楚所在。血海不足者,则阴血亏虚,会自觉身体空虚瘦小,紧闷不适,不知痛楚所在。
水谷之海有余者,因饮食停滞不得运化,气机不畅,所以出现腹满。水谷之海不足者,脾胃气虚,受纳运化失职,所以“饥不受谷食”。
髓海有余者,因髓充脑健,精气旺盛,所以身体轻松有力,超出常人。髓海不足者,则精气亏乏,故出现脑转耳鸣、腿酸、眩晕、恍惚、目无所见、懈怠欲卧等症。
四海有余与不足的调治原则:对于调治四海有余不足的疾患,《灵枢·海论》篇做了原则性说明:“审守其俞,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首先要辨清疾病的虚实(有余不足),并了解掌握四海的循行和输注规律及有关输穴,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法则进行调治,方能取效。不要违犯“虚虚实实”之戒,否则必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依照补虚泻实的方针,谨守与四海相通的上下俞穴,这仅是《内经》对于四海病症提出的针刺治则,临床尚须辨证施治,结合后世丰富的医疗经验来处置。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