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的蕃瓜弄
在房屋改造期间,居民需暂时搬离,为让居民没有后顾之忧,静安区组织力量与资源,帮居民寻找过渡房源,妥善安顿特困家庭、独居老人、纯老家庭等居民在过渡期间的生活。很多居民盼着早点改造,主动做起了“房屋中介”和“搬运工人”,与邻居之间互帮互助。“蕃瓜弄改造,拆的是老房子,改的是旧面貌,留的是百姓心。”王寅成说。
搬家了
2023年5月15日,蕃瓜弄旧住房改建项目正式签约,首日即高比例生效;同年7月16日,蕃瓜弄旧住房改建项目举行集中搬场仪式;同年11月12日,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拆除工作完成,重建正式开工。刷新了两个上海“最快”纪录:从签约到搬场上海最快,从搬场到开工上海最快。
从蕃瓜弄改建“走通一条路径”
不久前,80岁的唐阿婆和老邻居们一起来到了蕃瓜弄施工现场。现场,大型机器轰鸣,施工热火朝天。“蕃瓜弄重建开工比预计提前了两个月。”静安区房管局副局长张拓告诉居民们。
“快”的背后是静安区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对建设方案的反复打磨,大家一起想办法、解难题,使项目推进各个环节更紧凑,流程更顺畅;“快”的背后,也离不开数字化平台给予的支撑。原来,蕃瓜弄成套改造项目中,建造了本市首个为拆除重建类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建设的信息系统,对项目的拆除、设计、建设和后续采取数字化管理,特别在前期对接了市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对前期取得施工许可提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造后效果图
看着火热的建设场景,居民们对未来充满期盼。住了几十年的唐阿婆,受够了曾经的买菜难、看病难的苦,她问:“这些问题,在新蕃瓜弄会解决吗?”
“当然会!”天目西路街道成套办专班负责人俞文恒告诉居民,“未来,蕃瓜弄及周边将有城市生活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点、社区党群中心和公益性托育点等公共生活配套,共约两万平方米,还将配建两层地下车库和中心花园。”
原来,为提升新蕃瓜弄的生活品质,市区在规划时将蕃瓜弄和周边零星地块进行统筹考虑,进行了“组合式改造”,解决了老蕃瓜弄配套少、绿化少、车位少,居民生活不便的问题,实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
静安区领导说,在蕃瓜弄项目中,静安区充分发挥联动会商、同题共答机制,加强与相关市级部门的沟通与协作,针对拆除重建模式中的堵点痛点提出解决方案并予以固化,希望通过“完成一个项目”实现“解决一类问题”“走通一条路径”。
“每天看着改造施工现场,我感觉,心中的美好在一点点靠近。”单老伯昨天发了一条微信给邻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