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到篇文章,讲齐威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忽然想起楚庄王也有类似的事迹。但问题是,发生在两个不同君王身上的“一鸣惊人”故事,从起因,到经过,再到结果,都太过相似。难道历史上真有这样惊人的巧合?还是说史书搞混了,把一个人的事迹copy到了另一个人头上?
楚庄王画像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于公元前613年即位;齐威王是战国时代的人,于公元前356年即位。两个人生活的年代相差了两个半世纪。并且,两个人都是各自时代的骄子,是威震一方的霸主,所以,史书把两个人的事迹搞混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来看一下史书上关于两次“一鸣惊人”的记载。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韩非子·喻老》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韩非子》是韩非所著,是战国晚期人;韩非生活的年代,比齐威王淳于髡晚了大约100年。晚生了100年的韩非尚且听说并且记录下了楚庄王“一鸣惊人”,那生活年代更早的淳于髡为什么就不能听过呢?而且看齐威王的反应,脱口而出,说的话与楚庄王的话又如此相似,大概率齐威王也听过这故事。
这就仿佛是旧社会一个地主家的老家人眼瞅着年轻的东家不务正业,整天喝酒耍钱,忍不住劝说:我说东家啊,我给你讲个清朝的故事吧,有个财主的儿子啊,不学好……最后把家给败光了。东家听完立马说:这故事我听过,你要说的道理我也明白了,以后改了。
虽然只是一种推测,但在时间线上是能成立的。
齐威王接受劝谏一鸣惊人
另外,更重要的是,两次“一鸣惊人”,看似相似,都是浪子回头,重振家业,其实大不相同。
按照《史记》的记载,给楚庄王讲故事的是伍举,故事讲完后,楚庄王也听明白了,但结果怎么样呢?“居数月,淫益甚”!这就不太符合逻辑了,你把人家的好心劝谏当成耳旁风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变本加厉,比从前更加放肆呢?所以有了后面大夫苏从的二次进谏。这次进谏成效显著,《韩非子》说,“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史记》说,“於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不管是哪种记载,都可以看出,楚庄王对于朝臣的忠奸贤愚心里有本明账,所以才能马上按方抓药,一举重整朝纲。那之前的耽于酒色算怎么回事?韬光养晦,静观朝局,说白了,在装糊涂!
楚庄王是装糊涂,齐威王之前可就是真糊涂了。齐威王被淳于髡劝醒之后的动作,根据《史记·滑稽列传》是“赏一人,诛一人”;参照《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给即墨大夫封万家,烹阿大夫,之后“奋兵而出,诸侯振惊”。这就能看得出来,齐威王的改过自新是从点滴做起,他在之前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所以做不到像楚庄王那样“大进大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