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无论皇上还是大臣,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感情的存在。
她嫁人以后不停地作,也说明她没有自我,没有自己的追求,她总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等待别人去解决他的问题。
4、不懂得发现新生活的美,没有眼光,看不到未来。
徽柔小时候挺灵的,可是嫁了人以后,她的聪慧和敏锐就看不到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任性的小女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一出是一出。
如果她能够和驸马相敬如宾举案齐眉,那么她完全可以享受夫君的爱慕,做一个被宠在心尖上的公主。
如果不能够两情相悦,那么退而求其次,嫁一个爱自己的人,也还是不错的,
有丈夫支持,再把婆婆搞定,还有皇家的后台,她的日子能过得差吗?
她全然不把婆家人放在眼里,心里只有怀吉,怀吉到点不归,她就可以不吃饭,一直等着,再大度的丈夫,时间长了,都不会一直忍耐她的为所欲为。
徽柔的任性骄纵,把怀吉推向了深渊,也把自己逼入了绝境。
身在皇家,虽然享有无上的权势,但是,即使皇帝都要听大臣的建议,尚不能随心所欲,何况是一个公主。
父亲也护不了她一生周全,未来只有靠自己。
好好过日子,是每一对父母对孩子寄予的最朴素的愿望。
在仁宗心里,他认为李玮忠厚老实,擅长书画,颇有才华,而且疼爱徽柔,女儿嫁给他不会吃亏,在那个年代,为人父母这样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那是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又有几个女孩家是自由恋爱成婚的呢?
徽柔除了不爱李玮,其他条件都还算般配,况且李玮是爱徽柔的,他尽管没有什么情趣,不可能给公主带来她想要的欢愉,但是忠诚可靠这一点是可以保证的。
能平安一生,安然度日,又夫复何求呢?
即使在当今社会,追求爱情和自由年代,又有多少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能维持长久呢?
如果徽柔公主,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拿住婆婆,哄哄老公,也许她也能平安幸福地过完一生,而不必留下令人虐心的悲惨结局。
作为女人,有些事情是不能由自己选择的,而有些事情是可以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理性去悄悄改变的。
正如《知否》中的明兰,庶出的女儿,生母早早去世,除了一个祖母无人疼爱,可她并没有流连在不可能开花结果的爱情中,用智慧和隐忍,活出了自己的骄傲和底气。
无论生活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安排,在重新整合以后,完全可以重新逆袭,而不是没有脑子似的,一味地任性骄纵,不考虑后果。
徽柔,有着公主的身子,最后却活成了比丫鬟还惨的命运,她自己要负一大半的责任。
女人的路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走,父母再疼爱,护不了你一世周全;丈夫再忠诚老实,也不会永远不变;自己出身再好,也不能一直任性妄为。
女人走的每一步,最终都要自己买单,再浪漫的情爱,再真挚的情感,深埋内心就好,绝不能让我们为此飞蛾扑火,因为后果未必负担得起。
各位亲,你们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