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梗很火,大致是串联了一系列社交平台上很常见的网络用语,类似于“今日份仙女营业啦无语子今天去买奶茶鸭救命 我真的哭死 呜呜呜这家店的奶茶真是yyds 啊啊啊啊啊啊蛋糕也是绝绝子鸭我暴风吸入好喝到跺jiojio””这样的一段话,攻占各个社交平台的信息发布和评论区,这段话听起来的确有点令人不适。有人发着是觉得好笑,有人发着是为了反讽社会现象,总而言之,引起了一场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讨论。
我是不讨厌大部分不怀恶意的网络流行语的。日常交流中,网络用语的存在的确很省事,而且里面有很多还挺丰富的意涵,比如一个“晕”肯定不是只有“晕倒”这个动作这么简单,里面可以是失望,迷惑,不满,也可以是喜欢,兴奋,不同语境下似乎能表达不同的情感,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不重要了,但起码在语境之中它所表达的情感是足够浓厚的,既能很好回应别人的话又不用太费心思。
某书里大家天天喊“纯欲天花板”“绝绝子”,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受众爱看这些关键词,这些浅白而又一目了然的关键词,用了就有流量,就有点击率,比你费尽心思写几百字要讨巧得多,久而久之,大家都这么用,但不见得这些博主在生活里也只会说这些词,或者说,真的有文化积淀的人不会因为短时间网络用语的使用而变得匮乏,本就表达能力、文化素养不强的人用了这些网络用语,对他们来说反而能更好一点儿地传达感情。
日常对话使用网络用语不可以吗?当然也不是。其实和朋友之间日常的网络沟通,一般也不需要传递那么多信息、有什么严密逻辑的。或者在我看来,比起线下沟通,网络平台上我们更多传递的是一种情感,陪伴感,一种对于理解彼此的即时反馈。你的思考,你的逻辑倒是其次,所以我们热衷各种更新的表情包,因为一个表情包甚至就可以代替很多文字的效用。
某种程度上说,网络语言完全可以说迎合了我们日常的,非正式场合交流的需要,对它的使用也全然不用大惊小怪。它使用门槛低,你就看热门的网络热梗,似乎在哪里都能掺上一脚,即使使用错了,有时候也能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幽默感。
互联网上就是这样,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网络用语,社交平台上大家用这些网络用语交流,多少有点我们同处这个时代的亲切感,其实大部分没什么不妥的。甚至我们往往可以称使用网络用语的能力是网感之一,而作为z世代,我们有的时候真的就是靠网感来甄别社交媒体上那个陌生人是不是自己相似的人的。
我倒是觉得,把这些网络流行语拼接起来,创造这种反讽梗的人倒是太过不怀好意了点。因为他的逻辑甚至指向的不是流行语本身,而是如今社交平台上的女性话语。它看似只是将这些话进行了一个串联,实际上直接勾画并进行抹黑的是社交平台上年轻女孩的群像。
虽然这段话也的确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如果有天,我们的表达完全被这些情绪大过意义的网络用语淹没、吞噬、取代,我们的精神会不会也变成空心?我们又该以何表达,向何处栖身?我们又如何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语言不断简洁化幼稚化的时代保持一份真诚和拙重?这些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也要拷问时代的命题。
不过这个命题,目前来看的确稍显杞人忧天,也太过宏大了,最起码你看,真的有趣的人,真的有思想的人,又怎么稀罕和甘心只用流行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深刻的东西,永远都会有它传播的方式和办法,也永远有它的听众,而且,实际上从古到今,它也的确只属于少数的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