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复仇这条主线实在是太过单调与无聊,情感戏、内心戏又过少,不够饱满,观众没有多少代入感。
整部电影最主要的情绪就是李天然的仇恨与愤怒,也许是台湾普通话的原因,挺跳戏的,我们只知道李天然在仇恨以及他为何愤怒,但实在是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另外,一般牛逼的导演都会在电影中精心布置一些或明或暗的线索,也就是隐喻。这些是专门提供给好奇心重和精力旺盛的观众和粉丝的。
观众根据那些欲言又止的镜头,跟高中生做阅读理解一样,尽量往玄乎的方向去解读,乐此不疲。
譬如“北平与北京”、“漂亮的屋檐和北京的胡同文化”还有“日本人与驴”,一定程度上让人想起了姜文在《鬼子来了》的功力,但遗憾的是,用力过猛、似曾相识。
再者,原著《侠隐》中的北平,古典幽静,充满生活气息,但电影表达得比较有限。高晓松看完电影,委婉地问姜文,乡愁与旧韵去哪里了?
电影中的北平,是“假”的。 为了还原那个时代的质感,姜文在云南造了一座北平。他建造的北平,街道过于明净,鲜花过于艳丽,充满姜文式的潇洒和邪魅,加上各种元素的一锅煮。
所以电影《邪不压正》没有拍真正的北平风情,而是闹腾。用天真对标天真,用浪漫对标浪漫,用梦去接近我们对老北平的想象,这种不真实抵达不了我们的某种情绪。
这部片子,我看到的是:过度任性的天才用着重复的符号和套路表达着拧巴和不知所云的姜文。
借用一位影评人说的:“姜文最大的缺点,就是对自己的才华不加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