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格很重要,网格的基本要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1 12:10:08

高层对于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一个重要的基层治理模式,就是“网格化”,具体就是以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楼院为单元划分成若干网格,把所有居民编入网格内进行管理,以实现对社区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

注意,是网格化,而且重点是治理和服务,治理是手段和方式,服务才是目的。把人、地、事、物、情按一定网格进行编制,每一个网格员要对自己网格内的情况要烂熟于心,要摸清各种基本信息,要处置基本事件。

这个不同于传统的户籍制,当然和历史上所谓的保甲制一类的更不搭边。这更类似于在我国这种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于陌生人社会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还是值得探讨的。因为我们的社会是熟人社区,网格化在某程度上通过网格和网格员这种方式,把流动性强的陌生人社会变成准熟人社区,大家通过网格员来实现某种联系。

在推进这项工作时,相关部门提出要对网格员们进行“业务能力提升行动”,而且编制了很多课程,主要是线上的,还有一些教材,当然更多是电子版的;对于网格工作的业务内容老师们讲得很多,教材当然也很详细。但是说实话,效果并不见得有多好。一来网格员们大多文化程度不算很高,即使有学历较高的,也是做了较长时间家庭主妇的工作。没错,网格员们女同志居多,因为给的薪水实在不高。二是这种教学模式实在是不敢恭维,对于网格员们真正提升业务能力,帮助不是太大。

这几天,我们这里疫情严重起来,要做全员核酸检测。为了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也为了检验网格员们对自己网格内的居民是否真正熟悉,于是我们严格按网格划分,来让网格员们自己组织自己网格内的居民做核酸检测,当然也给她们每个人配了4名志愿者,让她们成为自己网格的实际组织者和指挥者。

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出于责任心,还是出于虚荣心,网格员们的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按楼栋单元比较有序的组织本网格内的居民下楼进行核酸检测。由于是第一次利用网格员们来组织这种大型的活动,大致来看,还是很有序的,比有些社区打乱网格组织要好得多。这主要是网格责任到人,同时网格员们对自己网格内的居民大致还是熟悉的,也说明网格化这种治理模式是比较成功的。

通过核酸检测,网格员们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网格内的居民信息,有一些已经搬走的,或者还有一些新近搬来的租户,还有一些房屋转让等等信息,借助全员核酸检测,都能进一步完善,顺便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说,通过这次大型的社会活动,很好地检验了网格员这支队伍,也在实战中真正提升了网格员们的能力,这比讲多少节课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才是真正实质意义上的“业务能力提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