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时间过去了快30年,
海子的诗歌和故事仍在流传,
但一直有个未解之谜:
海子为何自*?
30年来,众说纷纭……
4月10日,海子的胞弟查曙明,
来到武汉参加皖鄂文学交流活动。
这位曾经与海子睡一个床铺的亲兄弟,
回忆海子生前的一幕幕,
仿佛就在昨天。
“海子生前,我一直与他通信。但我们通信的内容,离不开封闭的农村生活,离不开尘世的喧嚣。作为家人,作为亲人,我们无法走进他所追求的那种精神境界,也很少与他谈诗。”
查曙明后来遍访哥哥
生前友人、同学、同事,
才渐渐还原了海子的内心走向,
推测出造成这一永远遗憾的原因。
海子无疑是个天才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青年。
父母都是农民,改革开放后,家里经营着一家豆腐作坊。
1979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还是个娃娃、年仅15岁的海子,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北京大学毕业证
从大三,海子开始写诗,因为诗歌结识了一帮诗友,例如他的北大校友、著名诗人西川等。
1983年,19岁的海子从北大毕业,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常常被邀请参加学校学生诗社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青春年少的海子结识了他的初恋女友。
“网上说海子的初恋女友是他的学生,其实不是的。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教两门课——哲学和美学,而他的初恋女友是经济学专业的,海子没有教过她,他们是因为爱好诗歌而相识相恋。”海子的弟弟查曙明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
海子对初恋是刻骨铭心的,激情澎拜的,他们互相之间写了几万首诗,常常通宵不睡,给对方写诗。
但山盟海誓的爱情,最终也挡不住滚滚现实的洪流。
1986年,女孩毕业,去深圳工作,与海子分手,后来又去了国外,嫁作他人妇。
海子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中……
1986年和1988年暑假,海子两次进藏,寻找诗歌灵感,以诗会友,但在会友过程中感觉遭到了别人的冷遇,而闷闷不乐。
“海子早慧,性格敏感,这大概也是造成他选择不归路的内部原因。”查曙明说。
1989年春节,海子回家跟父母说,他已经跟学校请假半年,准备来湖北武汉治病。
因长期通宵熬夜写诗,空腹饮酒,海子落下了胃病。身体不健康大概也是摧毁一个人意志的重要原因。
而导火索,是海子在老家接到了一封神秘的来信,在信中海子听闻中国政法大学校庆时,他的初恋女友也将回到校园。
他便匆匆赶回位于北京昌平的校园,一个星期后,1989年3月26日,传来了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的消息。
学校、家人这个时候发现
海子已经写了很多封遗书,
遗书内容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