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列强激烈地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了中国空前的严重民族危机,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觉醒起来,救亡图存就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义和团源自山东鲁西地区。这一地区位于山东、河南、江苏三省交界之地,多丘陵山地,自古以来就是盗匪出落之地。当地富裕的村民为了保卫家园和财产不受盗匪的侵扰,开始自发组织看家护院的武装队伍,由于这些人手中都拿着大刀,所以,被称为“大刀会”;与此同时,当地贫苦的农民也自发地组织了起来,形成了富有迷信色彩的“神拳会”。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同时进入中国的还有各路洋教士和传教士,他们披着宗教的外衣,充当殖民主义的先锋、谋士和间谍,麻醉和欺骗中国人民,并在中国的土地上强取豪夺民宅、民田,营建教堂或活动场所。虽然“大刀会”和“神拳会”的成员组成不同,但是他们都宣称维护正统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自然就会与西方教会势力发生冲突。光绪二十六年(1897年),德国在山东夺取传教权后,开始在山东积极进行传教活动,发展教会势力,唆使教徒欺压平民。洋教会与当地人的矛盾骤然升级,巨野县“大刀会”组织三十多人,手持钢刀、红缨枪进入了教堂,*死了两名德国传教士。
巨野教案发生以后,清政府在德国列强的压迫之下,屈膝求和,拘捕并残*了“大刀会”部分成员,进一步激化了民间组织对外国列强的痛恨。这些民间组织自发地联合起来,树起了“义和团”的大旗,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迅速在山东及直隶诸省蔓延开来。
义和团进入北京城以后,慈禧希冀借助他们的力量同洋人开战,最终引发了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和光绪皇帝及亲信大臣仓皇出逃西安。1901年,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件。
可悲的是,弱国无外交。在条约签订的时候,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丝毫没有话语权,只能成为了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因为这一年是中国旧历年的辛丑年,所以这份条约被称为《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彻底堕落为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帮凶。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以“严刑惩凶”为由,多次向清政府指明索要人头。这些人曾经是清政府抗击列强最坚定的拥护者,也是慈禧太后的同道者。然而,慈禧太后为了取悦外国列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让他们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这样就导致了王公大臣和封建王朝的拥护者与清政府渐渐离心离德,为清政府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同时,西方列强更是要求清政府“在帝国主义被害的城镇,5年之内不得举行文武等考试”来奴役中国的知识分子。科举考试是中国传统精英知识分子走向仕途的唯一途径,而停止一切考试,显然触及了他们最基本的利益。这样就导致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再信任日益腐朽的清政府,加快了革命党人的崛起。
《辛丑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为庞大的一份不平等条约。赔款按照中国当时人口计算,每人一两银子,共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高达9.82多亿两。由于这笔赔款金额实在过于庞大,后来美国政府也觉得“庚子赔案实属过多”,决定退还部分赔款。但是美国政府也对腐朽的清政府失望透顶,没有将赔款直接划给清政府,而是答应将当时尚未付足的1078万从1909年1月起退还,帮助中国建立海外留学教育系统。
后来,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各帝国主义国家也竞相效仿,用退还的赔款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人才,像胡适之、赵元任、竺可桢、钱钟书、钱学森、 杨振宁等人都是《辛丑条约》退款留学生。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辛丑条约》间接为中国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系统及先进的科技人才,对中国的救亡图存以及以后的国家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方帝国主义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帮助中国,而是他们认为,只有让清政府不被巨额赔款所击垮,他们才能从中国源源不断地掠夺更多的财富。他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措施来吸引中国优秀的留学生,造就一批可供他们使用的科技人才。
正是《辛丑条约》的奴役性,削弱了清政府在封建地主阶级中的威望,也让全国人民对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彻底失望:无论如何的维新变革也无法再挽救自寻死路的清王朝了。正如章太炎先生说:“自亡清义和团之变,而革命党始兴。”孙中山先生也曾说,在庚子之变前,广大人民对革命派起义不理解,视其为乱党。庚子之变后,人民对起义不成功而扼腕叹息。
至此,新的民族开始觉醒,有了广大人民的觉醒,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斗争才能轰轰烈烈地展开,并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清政府在短短数年内土崩瓦解,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