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图片,冯友兰年轻时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0:59:49

论学术成就,他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他以“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的成就享誉了世界。此人即是那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的伟大学者冯友兰。

如果说,作家的灵感源于生活,那么,他的成就便是得益于三个女人。

冯友兰曾在《三松堂全集》中写道,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便是:母亲吴清芝、妻子任载坤,还有女儿宗璞。

冯友兰图片,冯友兰年轻时候(1)

图 | 冯友兰一家合影

人生历程

有人说,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从实现自我到失落自我最后回归自我的思想历程”。

1915年,冯友兰考入了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四年后,他又求学于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西方哲学。学有所成后,冯友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先后执教于中州大学、广州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冯友兰担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兼清华文科研究所所长。那时的他,在面对民族存亡时,坚定地相信着这只是暂时的,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是不会就这样灭亡的。

也正是因为他这股信念,在那期间,冯友兰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先后出版了《新理学》《新事论》《新事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合称“贞元六书”。

可以说,“贞元六书”便象征着新理学思想体系的创立,而身为创始人的冯友兰,也正式成为了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冯友兰图片,冯友兰年轻时候(2)

图 | 青年冯友兰

然而,纵使冯友兰有着炽热的爱国热情,他也躲不过六十年代的苦难。

那十年里,他因为被当作唯心主义的代表而多次遭受折磨,还被人批为反动学术权威的重点对象。自然,家被毁是肯定的。

不仅如此,当时冯友兰家中的文物书籍还都被封存,就连工资,也被扣剩12元。12元一个月,就算是一个人,也难以熬过去,更别提冯友兰那一大家子了。

饭吃不饱,家住不好,时间一到,冯友兰还得披着个麻袋去开会去自愿挨批。挨完众人一顿批之后,他还要去清扫街道。

明明是清白之身,可却要遭这种罪,冯友兰想不透,也熬不过,可他又非忍不可,他还有一堆事情没完成,怎能就这么倒下?

熬过那十年后,1980年,在几近失明的情况下,85岁高龄的冯友兰又开始拾起笔,继续书写那被中断了的中国哲学。

也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完成了150万字的《中国哲学史新编》。

《中国哲学史新编》完成后不久,于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而这95年来,他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她们的影响。早在1982年时,冯友兰便作了一首打油诗:“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晚来又得女儿孝,扶我云天万里飞。”

冯友兰图片,冯友兰年轻时候(3)

图 | 冯友兰与夫人任载坤

慈母教诲

文学家季羡林曾评价冯友兰道:“我们可以说他是晚节善终,大节不亏。他走了一条中国老知识分子应该走的道路。在他身上,我们是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的。”

反之,在冯友兰身上,他的大多数精神品质都源自于母亲。

1907年,冯友兰的父亲因病逝世,12岁的他虽是长子,可却尚未懂得如何处世,家里大小担子都落在了吴清芝肩上。

正如冯友兰后来所称赞的一样,吴清芝是“惟吾之懿质,集诸德之大成”。那时的她并没有活在丧夫的悲痛中,也没有被生活所打倒,反而是开始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而且,身为旧时代的孀妇,她的思想一点也不落后。

吴清芝知书达理,尚未成家前也是一位能*女性,还曾担任过当地女子小学校长。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在冯父未离世前,吴清芝就很重视三个孩子的教育,还经常亲自上手教他们。尽管吴清芝曾自评:“吾教书无他长,但耐烦有恒耳”。

但在冯友兰印象中,若不是母亲亲自把手,他们兄妹三人也不会在后来学有所成。

他后来还在《先妣吴太夫人行状》写道吴清芝“平生喜人读书,尤喜子女读书……先妣治家之余,亲自教子女读……一二年间,友兰读毕周易左传礼记,景兰读毕诗经书经,妹淑兰读毕四书。”

而在冯父逝世后,吴清芝依旧坚持要重视教育,独自出钱给三兄妹请家庭教师。在她的教导下,冯友兰兄妹三人都先后考入了北京大学,并且还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学成归来后,个个都是闻名全国的大人物。冯友兰是学贯中西的哲学大家;弟弟冯景兰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妹妹冯沅君则是著名作家和文学史家,还是新中国第一位女一级教授。

冯友兰图片,冯友兰年轻时候(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