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昨夜风下一句,昨夜星辰昨夜风上一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2:04:32

昨夜星辰昨夜风下一句,昨夜星辰昨夜风上一句(1)

作者:一湖,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说到唐朝诗人枯寂无题的一生,自然是晚唐的李商隐。

一身才华却一生沉浮,似一本不忍卒读的书,他众多的无题诗,那么美又那么伤,像一个百题筐,多种情感滋味都可以往里装,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又爱又恨枉费想象。

李商隐大约生于公元813年,比杜牧小十岁,与温庭筠年纪相仿,字义山,号玉谿生。古人取名和字都是有一定关联的,名商隐即“商山之隐士”,字义山即隐入商山的义士,说起来都是有一番深意的。

商山有过“商山四皓”隐居在此,即四个皓首白发的老人,曾是秦国的四博士,秦末大乱时避于山中,宁愿在山中采草为食也不愿在乱世为官,刘邦立汉后多次请四老出山相佐都没能如愿,他们奉行的是孔子所言:“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李家祖辈世代都是读书为官的文人,信奉的也是儒家思想,父辈希望儿子谨遵孔子教诲,做个清白的人,世道清平时出来做有道之事,建立功勋;世道纷乱,则做个隐在商山的义士。似是“商山之隐”的咒语,李商隐一生都在积极用世和消极避世之间纠结,多少难言之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下一句,昨夜星辰昨夜风上一句(2)

李商隐是李唐皇室血脉,只不过到他这一代已经淡的几乎不存在了,九岁时父亲去世,家庭失去支撑,作为长子,必须撑起门户,李商隐一面用功读书,一面替人抄书贴补家用。

01

李商隐是跟着家族中一位有学问却终身隐居的堂叔学习经史,十六岁时作《才论》、《圣论》,已颇具气象,成为远近皆知的少年才俊。家里迁入洛阳后,结识了令狐楚,拜见了父亲的故交白居易,得到了前辈们极大赏识,白居易指定自己的墓志铭由李商隐撰写,还说来世要托生做李商隐的儿子。

令狐楚是当时的骈文大家,看重少年李商隐的才情,将他招入府中做事,与自己儿子令狐绹等一起游学,亲授入仕所需的骈体文写作,李商隐在这一时期放弃了散文写作,努力学习应试文章。

但李商隐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落第后的心境曾有诗《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这时李商隐21岁,考试落败后跟随崔戎到兖州幕府,在宴席上作的此诗。诗中有凌云一寸心的昂扬之志,也有壮志未酬的缠绵哀怨,这首立意与构思都非常新颖别致的咏物诗,思想感情也很明确,此时还没有走向他的专属无题。

应试不利的李商隐还曾去王屋山修道过两三年,之后又出来考试,终于在837年考中,次年,李商隐参加吏部考试,没被通过,25岁的李商隐开始了幕僚生涯,而这个进入王茂元幕府的选择,成为一生关键的转折点。

02

李商隐考取进士后不久,令狐楚离世,料理好恩师的丧事之后,李商隐接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来到他府上做幕僚,与他同榜进士的好友韩瞻也在此,王茂元已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韩瞻,也有意将最宠爱的小女儿许配给李商隐,韩瞻极力促成此事,欲与好友也做连襟。

昨夜星辰昨夜风下一句,昨夜星辰昨夜风上一句(3)

王茂元最小的女儿是王晏媄,美丽自不待言,还聪慧娴雅,在新科进士的曲江宴上,李商隐是远远见过一眼的,可用屈原《九歌·少司命》里的这句来形容:“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在筹备和举行韩瞻的婚礼期间,以及韩瞻婚后相处时间里,李商隐与王晏媄这对才子佳人已有互相倾慕的微妙感情,只是不能明说,李商隐便用无题诗寄托情思,经学者研究解读,这首无题就是写给此时的王晏媄: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善于用典,是李商隐诗歌特色之一,这首诗用了《神女赋》和《洛神赋》两个典故来赞美王晏媄,眉眼灵动的惊鸿一瞥令人如此难忘。

还有这首在完婚前的无题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有了心灵互通的情愫做基础,两人成婚后相处极为融洽,这是一桩美满婚姻,但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因恩师令狐楚属牛党一派,岳父王茂元属李党一派,两边都对李商隐存在戒心,使其在仕途陷入了两个阵营的夹缝,备受排挤,苦闷难言。

昨夜星辰昨夜风下一句,昨夜星辰昨夜风上一句(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