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死因,王昌龄死因真实情况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1:47:44

眼下的明月边关,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是古朴,雄浑,苍凉,悲壮的明月雄关在沧桑的历史长河中的延续,也是一代代戍边官兵沙场征战命运的延续。

那么,当下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戍边官兵的孤独惆怅也就与前代将士的孤独惆怅一脉相承。

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与追溯,使短短的诗作有了极大的纵深感,也极大地拓展了戍边将士英雄气概回荡的空间。

全诗古今包容,借古喻今,洋溢着哀而不伤,悲而不苦的情感氛围,深深暗合着盛唐时代奋勇进取的精神气质,确乎可以当之无愧地为“七绝”压卷。

其实,边塞诗是唐诗一个传统的题材,王翰、李白、高适、岑参等等大家都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存世。

但王昌龄是不多的跨越了初唐和盛唐两个时代的诗人,这让他的作品更为厚重和深邃。几乎写尽了戍边的一代官兵,怀抱着理想,鏖战于边疆,困陷于愁苦的共同命运,也刻录了一抹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

王昌龄死因,王昌龄死因真实情况(9)

他在盛唐诗人中年辈长,创作时间长。他在边关军营里精心呵护、辛勤浇灌着心中诗歌的种子。直到有一天那些种子开出了斑斓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让他抓住了机会,用诗歌翻转了自己平庸的人生。

经由他和李白等人的努力下,“七绝”逐渐地成为唐诗流行的体裁。在他手上,“七绝”体制彻底定型,表现手法完全成熟,导致在中、晚唐“七绝”的数量仅次于“五律”。由此可见,他在后人中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他的诗友,当时的边塞诗一哥岑参曾这样点赞他: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

清末的王国维借鉴他对“意境”的理解,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

闻一多先生更是认为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个性最为显著”的两个作家之一(另一个是他的朋友孟浩然)。

……

可想而知,要不是莫名其妙地终止了生命,王昌龄不知道还会创作出多少令人惊喜的杰作。

但即便死神过早地夺走了他手中的笔,对于已经取得如此成就的王昌龄来说,有盛开的诗歌陪伴不朽的诗魂,死亡就不是凋谢,而是盛开;不是消失,而是永在;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王昌龄死因,王昌龄死因真实情况(10)

【作者简介】宋执群,生于一九六零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梅雨》《望海门》,长篇文化散文《锦上姑苏》等。

推荐: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