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天门山失联的翼装飞行女运动员被救援队找到,据媒体向救援队求证的信息显示,该女队员已经遇难,更多信息景区将做进一步披露。而网络上持续多天的关注再一次将翼装飞行这一极限运动推进大众视野。什么是翼装飞行?这项听起来就很有挑战性的极限运动又是如何吸引爱好者不惧生死,一次次选择翱翔天际呢?
什么是翼装飞行?
据公开资料显示,翼装飞行运动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由极限跳伞运动演变而来。所谓翼装,就是按照飞机机翼的原理设计制作的一种特殊服装,飞行者身着翼装,从高楼、高塔、大桥、悬崖、飞机上跳下,以时速近160公里的前进速度和时速50公里的下落速度滑翔前进,进行无动力飞行。目前能达到的滑翔比为1:3,即:穿上这种服装每下降1米可以向前飞行3米。
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17年的报道,最早能追溯到的从事翼装飞行的是法国人Patrick de Gayardon,不幸的是,这位“翼装飞行”第一人在1998年夏威夷的一次跳伞中去世。
翼装飞行通常可以和低空跳伞结合起来,称为低空翼装飞行。英文是BASE-jumping,BASE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Building(楼房)、Antennae(天线)、Spanorbridge(桥)、Earth(地球上的一切),其惊险度和玩命程度可见一斑,音译成中文“背死跳”,可以说是个很贴切的说法了。
女大学生小刘的翼装飞行影像
翼装飞行的原理和构造主要基于科学家们对蝙蝠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的研究。发现蝙蝠和鸟类飞行技术存在着明显不同,在蝙蝠飞行速度较慢时,蝙蝠扇动翅膀的幅度和方式模仿了黄蜂的飞行技术,使得蝙蝠可以在空中悬停和在飞行中快速转弯。
蝙蝠在飞行过程中翼的扇动与翼的柔韧性及弹性配合得天衣无缝。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身体旋转180度所需距离只有其翼展长度的一半。同时,蝙蝠翼展面积之大还有效保证了它在飞行过程中只需消耗极少的能量就能够产生理想的上升力。
基于以上研究,就产生了翼装特有的翼膜构造,即在腋下和双腿间的冲压式膨胀气囊,由高密度尼龙材料制成。离机,展开翼装的时候,于是像飞鼠一样,利用空气阻力,在减缓下降速度的同时形成向前飞行的动力,利用身体摆动,准确地转弯以及控制飞行的方向和速度。
翼装飞行的速度区间在190~220左右之间,滞空时间大概在2~4分钟。因此对气流精准的把握要求非常高。在翼装障碍飞行事故中,主要有大角度转弯的时候出现了失误,气流风向的失控,还有就是距离障碍物(比如山体)过近而导致的各种反应不及,以及翼装本身的性能可能会导致的不可控因素。比如开伞、自旋等等。
翼装飞行装备
一套翼装飞行装备包括高密度尼龙材料制成的冲压式膨胀气囊翼装,能经得起超过300公里/小时的超强风速冲击;还要有防撞头盔、护目镜、降落伞、GPS、摄像头等等,购置这些装备就是不小的花费。选手得考虑飞行的地形、天气等多种因素,普通的翼装和降落伞都要数千美元,专业级的就要好几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