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被这几句话吓到了
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称为中国的“轴心时代”,这不是说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有多发达,而是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像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思想深邃的思想家、哲学家,不管后世两千多年的经济如何发展,似乎思想上都能在这里找到源头,都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传承、修补和发展,换句话说,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建构出了中国两千多年思想的根基和灵魂。
最近在上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常读常新,被这几句话震撼到了: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孟子的意思是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就没有固定不变的道德观念,如果没有恒常的道德观念,人们就不会遵守礼仪法度,无所不为,从而走向犯罪,于是各种刑罚惩治也就来了,这是在陷害百姓啊!
通俗一点说,如果统治者不能让百姓富起来,百姓就很容易犯罪,那统治者就是在陷民于罪,就是在钓鱼执法,就是在不教(富)而诛。
再一言以蔽之,统治者的职责就是“制民之产”,让百姓拥有一定的产业,富起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要让百姓有能力养活父母、养活妻子儿女,丰年能吃饱,荒年不饿死,有恒产者有恒心,社会也就容易安定和谐下来。
震撼吧!很难想象两千多年前的孟子竟然有这样的思想,超越时代,远迈千古。
孔子强调“君君臣臣”,各守本分,君主要仁,臣子要忠。到了孟子就明确提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人格平等,君臣如此,君民亦是如此。
这就是民本思想了,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这样生态下的官员简直就是“官不聊生”,你不好好地对待人民和臣子,臣子就完全可以“寇仇”视之。
再回到那几句话,“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一定要让百姓有“恒产”,“士”阶层除外,因为士人有操守啊,“人皆有之(操守),贤者能勿丧耳”。
可以看出,孟子对“士”苛刻,对“君臣”统治者苛刻,但对人民,那是真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