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后感800字,世说新语第十二篇读后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17:41:28

说起儒家文明,人们自然想到它是一种道德哲学,并且非常注重道德的实践。譬如儒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六艺”首先是一种技能,需要时时操练、实践。即使是在宦官横行,儒学衰微的东汉末年,许多家学深厚的士族仍然非常注重儒学的研修与实践。读《世说新语~德行》有云:“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是太史奏:‘真人东行。’”

文中讲到东汉太丘长陈寔拜访荀淑,他让长子驾,幼子拿着他的拐杖在后伺候。而荀淑让三子迎接贵客,让六子斟酒,其他的儿子上菜。其实在古代儒家是非常注重“勤洒扫,知应对,明进退”的,这些教育是放在蒙学阶段的首位的。因为洒水、扫地,应对宾客等各种言行都是要讲究礼仪,讲究规矩的。所以,需要孩子们不断研修、操练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在这种研修和操练中悟到礼仪的根本,也渐渐学会了担当。然后再读四书五经,再学历史。而儒家的“六艺”也是在读四书五经的同时学习的。

由此,我感到我们的先人是把德行教育放在首位,放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之中,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而反观我们的“应试教育”,家长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来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孩子分数高,所有的家务、劳动全部免除,更无需承担任何家庭责任。这种教育理念是极度病态的,它造就了一大批考试工具和分数的奴隶,同时也造就了孩子人格的缺陷。

写于2022年7月4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