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自朕有天下以来,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即朕所赐。向使朕科唤不已,虽数资赏赐,亦不如不得。
【注】存心:专心。科差:官府向民户征收财物或派劳役。科唤 :差役派遣。
【翻译】贞观八年,太宗李世民对侍臣们说:“自从我平定天下以来,一心一意体恤百姓,没有什么差役摊派,每个人都能维持生计,守住自己的钱财,这些都是我赐予他们的。要是我不停地加收各种赋税,即使多次赏赐资助他们,还不如不这样做。”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珍玩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穷兵黩武,东西征讨,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已:停止。如“学不可以已。”黩武 :滥用武力;好战。夙夜:朝夕,日夜。孜孜:勤勉不懈。
【翻译】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或君乱于上,臣治于下;或臣乱于下,君治于上。二者苟逄,何者为甚?”特进魏征对曰:“君心治,则照见下非。诛一劝百,谁敢不畏威尽力?若昏暴于上,忠谏不从,虽百里奚、伍子胥之在虞、吴,不救其祸,败亡亦继。”
【注】 特进是起源于北魏 的一个官职名。 地位同三公。西汉后期始置,本非正式官名,为引见之称。行之既久,渐成加官。以赐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朝会时位仅次三公。唐以后称为散官名。
【翻译】贞观十六年,太宗问侍臣:“君主昏庸,不理政务,而臣子在下面兢兢业业地料理国事,相较于臣子犯上作乱,而君主清明,哪一个的危害更大呢?”魏徵答说:“君主圣明,就能够明察秋毫,对臣子的是非曲直了如指掌,满朝百官谁敢不服,谁敢不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呢?但是如果君主昏庸,不听劝告,虽然有百里奚、伍子胥这样的忠臣,依然无法避免祸患,国家败亡是必然的事情。”
太宗曰:“必如此,齐文宣昏暴,杨遵彦以正道扶之得治,何也?”征曰:“遵彦弥缝暴主,救治苍生,才得免乱,亦甚危苦。与人主严明,臣下畏法,直言正谏,皆见信用,不可同年而语也。”
【注】弥缝:设法遮掩或补救缺点、错误
【翻译】唐太宗说:“可能是这样,但是我看到北齐文宣帝昏庸残暴,大臣杨遵彦却能够用严明的政治匡扶朝纲,使北齐的统治得以维持,这又如何解释呢?”魏徵说:“杨遵彦侍奉的是暴君,他能为天下苍生做好事做实事,使国家幸免于难,的确显得十分艰难。这哪能与国君威严圣明,臣子敬畏守法,敢于进献忠言,君臣之间互相信任支持相提并论啊。”
太宗自即位之始,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商旅野次,无复盗贼。
太宗刚即位那几年,太宗忧心百姓,精心治理国政,提倡节俭。到了贞观三年,关中一带大丰收。出门旅游或做生意的人睡在野外,也不会碰上小偷强盗,
(选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有删改)
材料二:
方今陛下躬行俭约,以率天下,此左右通贵之臣所亲见。然而其闺门之内,奢靡无节,犯上之所恶,以伤天下之教者,有已甚者矣。未闻朝廷有所放绌,以示天下。
【注】通贵:通达显贵。闺门之内:大户人家女子居住的内室。
【翻译】如今陛下亲自厉行节俭,来作为天下的表率,这是身边侍臣和通达显贵的大臣所亲眼看见的。然而后宫女眷,奢靡没有节制,冒犯陛下所厌恶的事情,伤害天下的教化,有的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没有听说朝廷有所禁止,来昭示天下、
臣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翻译】我观察前世增加财富的大体方法,一般是凭借天下的力量,来增加天下的财富,取天下的财富,来供给天下的花费。自古政治清明的朝代,不曾有因为财力不足而成为天下的忧患的。忧患的是增加财富却没有争取的方法。
今天下不见兵革之具,而元元安土乐业,人致己力,以生天下之财,然而公私尝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而有司不能度世之宜而通其变耳。诚能理财以其道,而通其变,臣虽愚,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
【翻译】如今天下没有战争,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付出自己的努力,来增加天下的财富,然而公家还是个人曾经把穷困当成忧患,大概是经营财富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有关部门不能根据当世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处理。如果确实能够用正确的方法经营财富,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变化而变通,我虽然愚笨,也知道增加官员的俸禄不足以减损国家的经费。
(选自宋代王安石《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注]:齐文宣,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3分)
A.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珍玩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穷兵黩武/东西征讨/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B.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珍玩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穷兵黩武/东西征讨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C.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珍玩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穷兵黩武/东西征讨/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D.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珍玩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穷兵黩武/东西征讨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
A.科差,指古代官府按照条例向民户征收财物或科派劳役。
B.特进,既是官名,也有特予晋升之意,文中是后者之意。
C.关中,地名,位于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等四关之内。
D.兵革,泛指武器军备,文中的含义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相同。
解析:B项文中“特进魏征对曰”,指的是官职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魏征认为,君主威严圣明,臣子敬畏守法、敢于直言进谏、得君主信任,才更容易实现天下大治。
B.唐太宗用“栽树”比喻“治国”,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君为国本、君民一体、一荣俱荣的观点。
C.王安石秉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财观,这与他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为天下理财,不为争利”的观点一致。
D.无论是魏征主张惩戒犯错的臣子,还是王安石主张惩罚“伤天下之教者”,都是为了警示他人,更好地治理国家。
解析:B项,从原文“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珍玩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穷兵黩武,东西征讨,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看以看出,唐太宗的意思是百姓才是天下的根本,朝廷不能滥用民力,侵扰百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必如此,齐文宣昏暴,杨遵彦以正道扶之得治,何也?
(2)诚能理财以其道,而通其变,臣虽愚,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
14.如何才能治世安天下?请综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 分)
君主要清静无为,躬行节俭。关注民生,让百姓休养生息;君主以及家人要节约有度。理财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