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子直播繁育方法研究综述
杨 帆等
白芨( Bletilla striata ),为兰科植物白芨属,为 3~4年生的草本植物,幼苗株高 5~13cm,成苗株高18~50cm,现多分布于贵州、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白芨作为中草药,其块茎可以入药,临床医学上具有止血清淤、消肿止痛的功效,多用于外部擦伤、皮肤出血、吐血、皮肤皲裂等症状 。白芨的假鳞茎中也含有大量的白芨胶,具有黏度,广泛用于日化、生物医药、纺织印染、特种涂料等方面,例如治疗胃溃疡等药物,图书馆古本图书的粘连,衣物的染色等,因为白芨应用广泛,所以有很高的市场经济价值。此外,由于白芨花期较长,花色艳丽,花型优雅,也被常用作观赏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近年来白芨需求急剧上升,造成了大部分地区掠夺式地采挖,野生白芨繁殖系数低,自身生长周期较长,导致野外白芨种群资源遭到人为的大破坏,以致于濒临灭绝。目前,野生白芨已被国家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并加以保护,被收录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II 中,受到法律保护。
根据近些年来白芨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白芨价格迅速上涨, 加之国家政府近些年来大力扶持农村产业,目前国内人工种植白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
白芨仿野生栽培或者人工育种的开展,能够保护白芨的种质资源,增加白芨种苗的繁殖系数,对白芨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产业的发展是研究趋势。但现阶段白及繁育工作依然有很多问题与困难,制约了白芨产业发展的道路,本研究主要从育苗繁殖技术方面简要综述了国内研究利用现状,希望能为白芨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1 现阶段白芨的育苗方式
随着国内对白芨研究的不断深入,白芨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采取人工繁育种苗是保护白芨野生资源,提高白芨产量的有力措施。现阶段国内白芨繁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 3 种。
1.1 组织培养育苗 组培法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株分生组织接种到人工培植的培养基中培育成植株的技术,种子通常选取胚龄大于 20 周的蒴果,白芨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 1/2 MS+6-BA 1.0mg/L;为了促进白芨生根,可以选用 MS+0.1mg/L NAA+1.0mg/L6-BA+7.5%香蕉汁。该技术具有优质、高产等特性,但因为技术门槛较高,对无菌条件要求苛刻,成本也高,不利于白芨种苗的市场化推广 。
1.2 人工分株培育 人工分株培育是将成年白芨块茎一分为二,再分别种回到土里的方法 ,具体操作为选取 2~3 年的白芨种苗,将发育完整的块茎一分为二,一块种回原地,分出来的块茎距离原块茎 30cm 种植。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因为分株种植后需要3~5 年才能采收,繁育周期很长,并且分株后假鳞茎萌发率不高,影响产量,所以也很难用于市场推广。
1.3 种子直播方法 种子直播方法是将成熟白芨种子直接播撒到基质盘里,让其自然萌发,待其株高发育至 2~3cm 高时,将其分株移栽至培养穴盘中长至10~15cm 再进行下田移栽。此方法的优点是能大规模地生产白芨幼苗,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地进行推广。
2 种子直播方法技术
白芨为兰科植物,其种子成熟是种皮细胞质、细胞器退化消失,是一层半透明的死细胞,缺乏营养成分的胚乳,在自然条件下极难萌发成苗。贵州省植物园中药材团队经过 4 年的研究发现,白芨种子在适配的椰糠基质上能顺利萌发,萌发率高于 80%,是理想的种植基质。
2.1 椰糠基质 所采用的椰糠均为海南椰糠,其主要特性:椰糠容重(BD)为 0.09~0.25g/cm 3 、总孔隙度(TP)为 73.00%~ 86.00%、pH 值为 4.50~7.00,EC 值为1.35~3.60 mS/cm, 阳 离 子 交 换 量 (CEC) 为32.40~55.00mol/hg、大小孔隙比 (RLSP) 为 0.03%~0.13%、持水空隙度(WFP)为 70.00 %~82.00%、通气空隙度(AP)为 2.60%~8.20%、灰分含量(AC)为 6.00%~51.00%。处理椰糠基质需要选用优质透气透水的椰糠,然后将其均匀平铺能充分接受日晒*灭椰糠中有害微生物,然后再撒上生石灰拌匀消毒,用适量复合肥混合后放置备用。
2.2 种子直播 选用 120 孔 PVC 穴盘,均匀装满处理好的椰糠基质后,用水浇透,并将白芨种子均匀分散到 PVC 穴盘上,盖上透明罩,放入大棚中定时浇水培育,罩子的作用是为了保温保湿。播种后 15 天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2.3 分盘移栽 15 天后种子萌发至 2~4cm 高度时,准备新的塑料平盘装满营养土基质用于移栽。轻轻将萌发嫩芽移出,转移到营养土穴盘中,每株间距在 2cm左右,一个塑料平盘移栽 80~120 株最为合适。然后放到外面架子上炼苗,目的是为了让幼苗适应外面环境,为最后移栽下田做好准备。
2.4 田间移栽 在炼苗 2~3 个月后,植株发育到10cm 左右就可以进行田间移栽。进行田间移栽首先需要将田地起成 150cm 宽、30cm 高的垄,移栽间距控制在 60cm 以上,目的是为了白芨幼苗成长后分株有充足的距离。然后定期施肥除草,2 年左右便采摘收获。
3 讨论
近年来,白芨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更多的人投入到白芨的人工繁育研究中,带动了白芨产业的发展,也保护了野生白芨种质资源的可持续性。如何低成本且高效地育苗成了白芨产业推广的难题。在贵州黔西北六盘水和黔东南施秉县等地都有着白芨的繁育基地,通过对比组织培育法、分株繁殖法和种子直播法,发现在种植成本和技术推广门槛因素的影响下,选用种子直播的方法能更好地推广到实地运用中,技术门槛不高,普通人学习 1 个月就能掌握种植方法,种植成本需要的也仅仅是常用的农用工具。如若今后育种大量采用种子直播的方式,降低育种成本的同时也能将白芨更好地推广出去,那么白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