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原型人物,侯亮平原型真实身份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06:21:15

因此,耿彦波履新太原市长后,仅半年多时间,太原的拆迁量约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量,再次招致质疑。

2013年9月,新华社专访耿彦波时,主持人提出疑问:“很多人把您称为‘造城市长’,认为您走到哪里拆到哪里。对此您怎么看?”

耿彦波回应道:“说我‘造城’,是一种妖魔化的概念,也有说我造城是政绩工程。但是,我想反过来问,造城有什么错?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我在整个造城过程中,更多是民生改善的过程!”

“造城要看造什么?我主要是修路,改造棚户区,修学校和建医院。能否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一个城市及格与否的标志。城市要实现垃圾、污水处理、水、电、气、热全覆盖也是造城的过程”。耿彦波接着说。

但是,耿彦波大刀阔斧地古城改造和新城搭建的模式,各种争议从未停止。

9

耿彦波一系列古城改造项目,更是遭受包括国内著名建筑学者阮仪三等专业人士的公开批评,称其违背了文保工作“修旧如旧”的原则,过于“理想化”。

大同官场内也对耿彦波颇有怨言,因为耿彦波离开大同时,给当地留下了超过200亿的负债,至今还没能偿还完。

同时,因为耿彦波在各地的规划太过超前,不少项目因为资金不足已“烂尾”。

其中既有大同古城修复工程,也有榆次老城的二期工程等,都是因为资金迟迟无法解决,导致项目搁置,令当地政府十分头疼。

不过,老百姓很实在,只要是耿市长待过的城市,当地民众都对他表示了高度认可,觉得他是个做实事的好市长。

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之上,对于一座古城的文保开发,学者、官员和民众的观点,矛盾地交织在了一起。

2017年3月,耿彦波在太原市人大会议上,表示:“我们有着辉煌和光辉的历史,今天我们没有把太原的文化做到一个高度,我觉得作为太原的市长,不够格,非常惭愧。”

太原老百姓听了很鼓舞,觉得这位耿市长发言如此实在,后面就等着看他履职期间怎么干一番“不惭愧”的事业。

李达康原型人物,侯亮平原型真实身份(9)

而这时,国内对耿彦波激进的“造城”模式的质疑已经摆在了台面上。

2019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对大同、洛阳、韩城等五个城市通报批评,其中大同的问题是:“古城或历史文化街区内大拆大建、拆真建假。”

大同被要求限期三年整改,如果整改不到位,两部门将提请国务院撤销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此时,61岁的耿彦波已宣布卸任太原市市长,结束了长达43年的官场生涯,让太原人民很失落。

但是在老百姓眼里,卸任后的耿彦波还是那个和蔼可亲的“耿市长”。

年过花甲的耿彦波经常前往山西的各处历史文化古迹悄悄调研,当被游客认出后,拉着合影,他是来者不拒。

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备受争议的“造城市长”,官场上的耿彦波始终个性鲜明。无论他愿意不愿意,他已经成为今天学术界和官场始终争议不断的一个“异类”样本。

《人民的名义》里,备受观众喜爱的达康*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珍惜的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这份事业。”

耿彦波自己的话或许更实在:“报国尽匹夫之责耳,富贵不过身外浮云。”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这样的官员应该更多一点。

本文作者:海边的风声君,经风声岛独家授权万小刀头条号发布。

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头条号。

参考资料:

“明星市长”耿彦波卸任之后,北青深一度

争议耿彦波,澎湃新闻

耿彦波的大同试验,南方周末

“如果停了,就是政绩工程” ——对话耿彦波,南方周末

现实版“达康*”耿彦波:上任时被市民骂,离任时市民热泪盈眶,演讲与人生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