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标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09:02:10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近年来,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标语(1)

高位推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制度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要求制定精准细致的措施,落实好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市政府定期调度工作情况,强化了各级各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识与合力。青岛市先后制定实施《青岛市野生鸟保护办法》《青岛市胶州湾保护条例》《青岛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8-2030年)》等多项法规规范性文件,实施湖长制、湾长制、河长制、林长制等,为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法治基础与制度保障。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标语(2)

强化监管,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

优化调整本市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级自然保护地、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国家一级公益林、滨海湿地、重要河口、滩涂及浅海生态系统、特殊保护海岛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和极敏感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青岛市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705平方公里,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将全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纳入全国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管理平台和省“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及时发现并组织对自然保护地内人类活动疑似点位核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在《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中,青岛市坚持陆海一体、统筹协调,构建了“一湾两翼、三山一原、一轴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

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活动。2022年崂山法院依法判处一起非法捡拾海鸟蛋案件,对相关责任人判处有期徒刑,并判处罚金及赔偿生态损失。2023年城阳法院审理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件,该案是青岛市首例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这都彰显了全市打击破坏生态资源犯罪行为的坚定决心和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担当。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标语(3)

生态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青岛市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推动矿山修复,探索出“政府指导、规划先行、市场参与、多元化实施”的青岛思路,2017年以来青岛市累计投入治理资金约10亿元,修复历史遗留矿山286处,治理面积约1.4万亩。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按照“生态修复,传承自然”原则,聚焦“车行观海、步道亲水、慢道骑行、平台观景、驿站休憩、视觉通廊”六要素,计划总投资91亿元、整治岸线137公里。持续开展增殖放流,2022年完成放流苗种6.7亿单位,有效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生态河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建设;通过持续推进矿山、海洋、流域等方面的保护与修复,全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复原力得到提升。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标语(4)

科学支撑,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

青岛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已实现陆地与海洋、优先区域与县域调查工作的全面推进,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很好的基础支撑。实施崂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已完成一整个周期的外业调查及物种鉴定工作,共调查到物种2300余种。开展全市陆生野生植物资源和迁地保护状况调查,共调查到陆生野生植物1210种。完成胶州湾、崂山湾、丁字湾3个重点海湾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共获取130个站位660组环境数据和1285组生物样品,合计7452条基础数据,开发建设了我国首套海洋生物多样性可视化信息系统。完成本市大沽河、墨水河等4条主要河流的水生态调查评估,掌握主要河流的水生生物及环境状况。启动西海岸新区、胶州市等两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全市7个自然保护区中已有5个自然保护区开展调查并基本掌握本底情况。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标语(5)

筑牢底线,扎实做好外来入侵物种防范

筑牢生物安全底线,全面推进外来入侵物种普查。2022年以来,根据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部署,青岛市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思路,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园林和林业局、青岛海关等10部门制定了市级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防控工作方案,建立了市级协调机制,并以“农业农村、园林海洋、海关口岸”三大领域为主要发力点,全面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防控工作。2022年青岛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在全国排名第六,计划单列市第一名,有效提升了全市生态安全防控能力。

持续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治理,重点对美国白蛾、松材线虫、互花米草等开展防治。采用媒介昆虫、飞机施药、微创注药等方式防治松材线虫病;建设美国白蛾直控点、长林小蠹监测点,不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制定了《青岛市互花米草防治实施方案》,全市存量互花米草及防治复生区域互花米草已全部治理完毕,治理面积达1530公顷,互花米草清理后监测区水体pH值有较大改善,达到海水水质一类标准,湿地生态状况改善,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标语(6)

创新示范,引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谋划实施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以保护重点物种为契机,探索对濒危珍惜物种的综合保护机制。实施青岛百合养护观测站,依托专业力量采取“调查 监测 扩繁 保护”的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模式,在初步摸清其种群特征、伴生植物和居群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青岛百合在崂山区域5至8年生植株的野外回归工作。在此基础上青岛市又谋划设立胶州湾重点保护鸟类养护观测站,计划通过开展全面的调查、观测、监测等综合手段,探索研究对包括中华凤头燕鸥在内的全球珍稀濒危鸟类和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保护机制。

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印发实施《青岛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0年)》和实施方案,指导开展好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崂山区、城阳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莱西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西海岸新区、胶州市获评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强县;一批镇街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

加强宣传,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

结合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在多个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驻青高校科研机构优势力量,为本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蓄能造势、把脉开方。积极促进青岛市观鸟协会、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组织发展,发挥其在调查监测、巡护、救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力量,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教育,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知识,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