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庄子·秋水》里的“邯郸学步”,如今却成为了一些基层干部自陷窘境的写照。
这些基层干部,身处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却只觉众声喧哗、危机四伏,受粗放式管理思维影响,对科学化、精细化的治理理念一知半解,在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方面普遍陷入“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等窘境。
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权力、权益、权利等不同社会全体之间的诉求存在冲突在所难免,但如何有效应对并实现“最大公约数”?这是基层需要着力破解的难题,需要深刻认识到基层社会事务的复杂性和公众需求的多样性,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努力推进形成精细化和高效化治理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而不是“随风摆动”,忘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好作风离不开实干,好办法离不开实践。正如燕国人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自身条件是否合适?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基层治理过程中的矛盾化解、事务处置、服务供给、资源分配等等,都需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检视,必须深入分析和理解社会情形和特征,学会摆脱简单粗放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
相比其他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人,故事中的邯郸人其实更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领悟诀窍,优雅走路便指日可待。基层治理同样如此,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变知识学习为本领学习。在社会群体加速分化、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勇敢面对基层治理碎片化困境,完善明确的分工及责任体系,同时避免各种摩擦可能削弱基层社会治理的行政效率,防止陷入公信力泥潭。
邯郸学步的尴尬,不在于简单的学习模仿,而在于盲目、失去自我、不切实际的复制套用。学步如此,社会治理亦是如此。传统的思维定式会影响和制约精细化治理理念的传播和形成,这是因为管理者没有学深悟透践行,所以无法汲取奋进的力量,真正的社会管理者会及时融会贯通、对准目标,顺应和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