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其中《离*》、《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7篇是屈原所作,宋玉的是《九辩》和《招魂》2篇,《大招》则出自景差之手,另外还有贾谊的3篇。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它体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创作,把中国的古典诗歌发展推向顶峰。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大司命》)
谕指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新相知的欢乐,却有与妻子生别离的悲苦。
后用以描述有情男女新相知的快乐和分别的痛苦。
5、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
这里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绝不背弃故国,最终要返归故国的决心;后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
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屈原《卜居》)
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
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8、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
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9、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矫;(论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
宋玉,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10、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的这句话表达了不为人知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崇高情怀。
来源:世界名著每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