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真迹《岳阳楼记》布面精折装本,大正元年发行(1912),日本西东书房版。
文征明一生可谓是书画遍海外,芳名垂千古。正如王稚登所言: “公之一身,山河灵淑,海胡之肆,悬黎结缘。发为文章,日星光焰……咀翠含香,冰霜齿颊。发为丹青,蓬莱石气,千龄并秀,虎头之技。”他一生不仅在为人处世上一丝不苟,在书法上也极其注重法度,精谨不苟。
文征明辞官后,专心研究诗、文、书、画,其作品在当时已经十分珍贵,《明史》卷二八七《文征明传》记载: “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曰: ‘此法所禁’也。”清人徐沁《明画录》中记: “生平三不肯应,宗藩、中贵、外国也。”无论是达官贵使,还是宗藩族戚,他绝不肯与书。但对“书生、故人子属,为姻党而窘者,虽强之,竟日不倦。”
文征明辞官后,专心研究诗、文、书、画,其作品在当时已经十分珍贵,《明史》卷二八七《文征明传》记载: “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曰: ‘此法所禁’也。”
清人徐沁《明画录》中记: “生平三不肯应,宗藩、中贵、外国也。”无论是达官贵使,还是宗藩族戚,他绝不肯与书。但对“书生、故人子属,为姻党而窘者,虽强之,竟日不倦。”文征明这种不趋炎附势的高洁品德,也奠定了他对书法精谨不苟的态度。
其书法虽取法众多,但又不失法度,在明代书风荼蘼的时代,并没有受馆阁体书风的钳制,而是从宋元上溯晋唐,精研法度,深得二王之精妙。无论行书、楷书皆法度严谨,没有丝毫懈怠。
他的行书早年多见苏东坡和元人的笔意,中年以后则以王羲之为主体,融汇各家,虽晚年转向黄庭坚以大字为主,但每每落笔均无草率之意,一点一画毫不失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