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职场之中,总是感觉有些人明明能力不咋地,但是偏偏平步青云,能占据高位成为管理者。而有的人能力很强,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很长时间都“原地踏步”。固然这种看似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可能存在裙带关系的原因,但也不能排除是由于我们没有“慧眼”,为假象所惑。管仲就是这样的人,做生意的时候老是坑朋友,当兵打仗又经常当逃兵,但是确实一位好宰相,能够富国强兵,缔造霸业。他认为,一个人是否具备成为领导者的潜质,主要看他能不能承担重任,而判断其能不能承担重任,又必须参考他这几方面的表现:
1.精于谋事
管仲指出:“计缓急之事,则危危而无难。”就是说,精于谋事是承担重任的前提,只有能把错综复杂的事务理出头绪,处理妥帖,才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办事能力,鼓励上级把更为复杂和重要的工作交给自己。这样操作有三个好处:第一,树立个人品牌,让各方潜在的合作者都认为自己是个能成事的人;第二,锻炼办事能力,人的能力也是“用进废退”的,只有不断挑战才能得以提高;第三,避开办公室政治的漩涡,占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有利位置。朱元璋就是因为精于谋事,才使得郭子兴对这个新来的小和尚刮目相看,通过嫁女来加以笼络。
2.懂得取舍
如果说“精于谋事”是可能被“重用”的前提条件,那么懂得“取舍”就是能否上位的“临门一脚”。管仲讲:“著于取与之分,则得地而不执。”就是提示我们,清楚知道哪些东西自己可以要,哪些东西坚决不能要,必须留给别人,这是能不能在复杂竞争环境之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取舍之道”:第一,敌友的取舍要精准,这决定我们前进道路上“助力”与“阻力”的对比。伟大领袖曾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第二,利害的取舍要权衡,这决定“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能否协调。
3.勇于进退
如果我们熟读史书,就会发现王侯将相之中叱咤风云的不少,能得善终的不多,管仲就是这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他提醒所有志向远大的精英人士,要“通于出入之度,则深入不危。”我们在学习兵法智慧的时候,要深入领会先贤们“未虑胜先虑败”的深邃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给自己预留退路。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能全身而退,在古代战争史上也是并不多见的。
虽然职场并非战场,但是经济、政治、军事三者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东西。聪明的人之所以要熟读历史,研究兵法,都是为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罢了。
(欢迎想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搜索并关注*moulueyubingfa 或“谋略与兵法”关注。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