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团体标准试行稿在广州举办的“2020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未成年人守护分论坛暨未成年人守护生态共建发布会”上发布。今后,中国网络游戏将打上统一标识,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前将能在游戏页面等醒目位置看到适龄提示标识。
并非国外的游戏分级制度
“该标准不仅丰富了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进行有效保护的方式和手段;对游戏企业而言,也意味着尽可能将相关风险化解在造成危害之前。”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表示,该标准在发布后将进入试行阶段。张毅君说,该标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首先适龄提示的标识符以三个不同的年龄为标准,分别为绿色的8 、蓝色的12 、黄色的16 这三个不同的年龄段标志符。标识并没纳入可能引起歧义18 年龄段,这个也是该标准跟国外的游戏制度明显不同之处。
其次,标准规定了标识符使用的基本要求。标准明确规定了标识符的下载渠道、展示时长、尺寸比例和更新频率,同时对有可能刻意模糊弱化标识使用和提示语的行为做了必要规范,以维护标识标准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实时性。第三,该标准明确了标识符的具体使用场景,即适龄提示标识必须安放在游戏产品界面的显著位置,包括但不限于游戏的官网,客户端注册、登录节点,游戏付费界面和宣传视频、广告等,以突出标识在游戏产品中的能见度和可视性。
“标准主要针对网络游戏的合规出版以及合理使用而制订,从而达到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消费者的目的。”张毅君介绍,围绕适龄提示标准,音数协将继续加强包括游戏产品分类标准、适龄提示评价指标、家长监护平台技术标准在内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为适龄提示标准的应用落地提供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张毅君表示,发布之后,该标准就进入了试行阶段。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将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宣传引导。要做好适龄提示宣传推广工作,鼓励企业广泛采用试行,在标准的试行应用过程当中考察实际效果,及时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持续对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二是贯彻落实。将配合主管部门深化防沉迷工作的推进措施,将适龄工作与身份使命认证版号申报家长监护平台等未成年人保护手段紧密关联,以尽可能规范网络游戏行业的秩序。三是拓展升级,围绕适龄提示标准,协会将继续加强包括游戏产品分类标准、适龄提示评价指标、家长监护平台技术标准在内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为适龄提示标准的应用落地提供可靠的支撑跟保障。同时继续加强对该标准的深入建设,在游戏企业普遍采用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力争使该标准向行标乃至国标迈进。
论坛讨论现场
游戏企业与娃们斗智斗勇
近两年,关于游戏深化防沉迷工作一直都在推进,同时逐渐更新换代,这背后是游戏企业与游戏娃们的“斗智斗勇”。“目前,每天有1049万个未成年账号因登录时长超1.5小时被系统‘踢’下线。”会上,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崔晓春分享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变化。他表示,近年来,腾讯游戏不断完善未成年保护体系,全面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环节,并已经实现了对实名未成年人的“限玩、限充、宵禁”。目前,腾讯累计有超过210款手游、端游、页游接入健康系统。“通过实名信息对孩子‘限玩、限充、宵禁’之后,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如果孩子用父母的手机玩游戏,怎么管?”崔晓春表示,需要通过升级未成年保护3.0阶段,扩大人脸识别来解决,“目前,平均每日约351万疑似未成年人的账户会触发人脸识别。”
面对娃们的种种破解手段,游戏企业也将后台系统提升,游戏策划师叶玮直言:“为了防止孩子冒用爷爷奶奶账号绕过防沉迷限制,企业再次扩大人脸识别范围,对实名信息60岁以上玩家,自然月消费超1000元后每次充值都需要人脸识别。“
其实,这样的“智斗”并非游戏企业一方与娃们展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企业、社会与家庭共同协作,”崔晓春表示,7月上线的成长守护“家长模式”。受到家长们的高度关注,很多家长在平台进行交流。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王磊
来源: 北京头条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