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和贾宝玉)
(四)咽的第四个读音是yuān。组成叠词“咽咽”,意思是有节奏的鼓声。出自《集韵.谆韵》:“咽,鼓节也。”比如《诗经.鲁颂.有駜》:“鼓咽咽,醉言归”《毛传》称:“咽咽,鼓节也。”鼓声咚咚,醉后舞步摇摇。
咽的小篆写法如图:
(咽的小篆写法)
2、嗌。这个字有三个读音:
(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注了一个读音yì。给的解释是:“嗌,咽也。从口,益声。……上象口,下象颈脉理也。”形声字。这个字跟“咽”互训,本义是咽喉。“嗌”字的金文字形与籀文字形均作象形写法,如图:
(嗌的字形演变)
就是许慎说的:“上象口,下象颈脉理也。”上面像一张嘴,下面像颈部脉络的纹理。这其实就是咽喉的象形的描述。
同理,“嗌”也引申为交通要塞。这跟上面讲的咽字字义相近。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嗌者,扼也,扼要之处也。”
(二)嗌的第二个读音读ài。同“噎”,指咽喉塞住。是地方方言,《方言》卷六:“嗌,噎也……秦晋或曰嗌。”比如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十回:“说到这里,就嗌住了。”
(《老残游记》书影)
(三)嗌的第三个读音读wò。笑。《集韵.觉韵》:“嗌,笑也。”
嗌的小篆写法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