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名家:鲁迅
3、“语言”不同
杂文多用“讽刺”,比较犀利辛辣;杂文名家有鲁迅、刘勰。
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有趣惬意;朱自清、余秋雨,包括龙应台、周国平的语言都偏向于随笔。
由此可见,随笔和杂文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他们可以一分为二,也可以合二为一。
杂文名家:刘勰
一分为二
散文重情,杂文重理。杂文在表述中要尽量避免情感的参与,情感介入过多,就成了了散文。
杂文的语言可以讽刺,但要尽量客观,否则容易变成强制灌输观念的“洗脑文”。
散文的语言可以抒情,但要尽量理智,否则容易变成贩卖焦虑、制造恐慌的“毒鸡汤”。
散文初印象-中学课本上朱自清的《背影》
合二为一
杂文和随笔就好像亲近的两姊妹,在“思想启蒙”上曾并肩作战,在“阶级搏*“中又两相生分。
它们的“共同性”远远大于“差异性”,杂文是硬性“随笔”;随笔是软性“杂文”。
龙应台经典散文《目送》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本文文字由妮彩红尘整编而来,首发于今日头条,内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