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哲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包含的哲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6 04:47:07

宋人以理入诗,叫理趣,若要从宋人诗中找出有哲理,那是一抓一大把,许多人认为宋诗不如唐诗,原因也在这里,因为你读宋诗,总觉得好像有个老师在教你人生道理,而读唐诗,则像一个知心朋友,在对你吐露心声。

但“唐主情,宋主理”的风格,也仅仅是风格不同罢了,各有所长,谈不上谁不如谁,而且许多宋朝的哲理诗,读来真有一种瞬间人生都通透了的感觉,比如苏轼。

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哲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包含的哲理(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哲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包含的哲理(2)

托中小学课本的福,苏轼最著名的哲理诗,非这首《题西林壁》莫属了。

这首诗特别有意思,初学的时候,听老师在讲台上说个不停,但我就是不明白他到底在讲个啥玩意儿,同时又觉得这个苏轼真厉害,现在回想起来,原来这就叫不明觉厉。

苏轼这首诗,经过了横、侧、远、近、高、低不同角度对庐山的观看,当处于不同的局部的时候,看到的庐山是不一样的,因此也就难以看清庐山的全貌,反而在远眺或者鸟瞰的时候,庐山的整体形象才能尽收眼底,于是乎,苏轼道出了一个非常平凡而普通人又难以明白的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哲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包含的哲理(3)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哲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包含的哲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