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如何营造,班级文化建设如何设置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6 10:20:40

班级文化如何营造,班级文化建设如何设置(1)

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华中师大一附中优秀教师——陈文娟今天和大家分享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家交流切磋,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班级文化如何营造,班级文化建设如何设置(2)

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是班级的灵魂,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新学生、新家长、新同事,新同学、新老师,从陌生走向融合,主要靠班主任这位设计师在组建期各个关键点上的所作所为,靠的是春风化雨、“软硬兼施”的文化建设手段,用文化建设带动常规管理。

一、文化引领

理念文化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新班级建立,班主任要带领科任老师用先进的理念分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渗透,让学生一入校就沉浸在高规格的文化场域中。包括当前国家育人理念、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华师一校园文化(华一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史,爱校教育非常重要,学生对学校的神圣感要维持住,辉煌校史、杰出校友、优秀学长学生要了解)以及班主任的治班理念。

1.寝室文化

寝室是反映学生素养高低的场所。学会生活,从寝室开始。生活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他的生活心情、学习心情。具体讲包括以下几方面——

保证睡眠:习惯声音,高效休眠;早睡早起,午休莫废;睡好学好,长个长心。

科学进餐:早餐要从容,吃蛋不放松;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饱;零食不能带,水果尽管买;寝室禁止方便面,睡前饼奶可充饥。

重视内务:从个人修养层面、生存环境层面、人生成长层面阐述其重要意义。

修正作风:接听电话有讲究,纸牌游戏见者收。喧闹欢腾见尺度,窜寝不归最堪忧。无聊卧谈若不禁,害己害人难再留。惜时统筹巧规划,满屋正气个个牛。

2.交往文化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班级外还有更多的人与他们的成长密切相关,如门卫保安、生活老师、保洁阿姨、维修工人、校内医生、食堂师傅。交往文化是建立在礼仪文化基础上的。礼仪文化是很多学生欠缺的。礼由心生,要引导学生尊重科任老师,尊重生活老师,尊重门卫保安,尊重保洁阿姨。真诚问好,礼貌让行,主动清扫,自觉排队。

3.学习文化

教会学生学习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点。具体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计算、笔记、交流、参与)、学习能力(自我审视、自我升级)、学习监控。班级建立之初,班主任要以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规范课堂、激活班级,提高效率。勤学好问的学风是形成活泼健康的班风的基础。在过程中,教会学生注意协调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班级的活动中,尤其是在班级的学习当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的变量。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对班风的建设非常重要。

4.班级精神

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黄秀丽老师班级精神“忠于理想,青春无悔”、王广文老师班级精神“单飞必迩,同行致远”,我们班的班级精神是“精善其学,以济天下”等等,班主任正是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念的内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二、制度文化创新

1.抓好开头

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包括早晚读纪律,晚自习纪律、午休纪律,午间时光纪律、晚寝纪律、卫生纪律、安全纪律(关门窗)、手机纪律、大型活动纪律(会场纪律、出操纪律)等,一定要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

2.重视学生意见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三、生态文化营造

1.高度重视新生群体的心态建设

环境变化、角色转换、内容升级、情感复杂等促成了高一新生的心理特征:怀旧、好奇、憧憬、不安、担心、孤独、焦虑、失落、自卑……班主任要开设“三I教育”主题班会,学生重新定位“我是谁”,鼓励学生暗示自己“我能行”,激发学生要有心理感受“我骄傲”。

2.高度重视同辈文化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身心机能的迅速变化使学生产生许多新的、尚不十分清楚的体验。所以,他们迫切希望从对同辈集体和伙伴的了解中来揭开心头的疑团和困惑。于是,逐渐把注意力转到同辈同伴和集体的身上来。随着对同辈集体力量的依赖以及与同辈集体利害关系的发展,学生遵从集体的倾向日益明显。

四、行为文化坚守

勤跟多陪,宽严相济,用陪伴和跟进帮助学生达成优质行为文化,让优秀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习惯。这里指的习惯,应该是自然、自觉形成的习惯,不仅仅是指日常的生活习惯,还包括运动的习惯、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坚韧不拔的习惯等。这些都是卓越品格与关键能力培养的基础。

1.坚持开好班会

有许多指令性的班会,也有许多生成性班会,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兴奋点,确定班会主题,解决本阶段学生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式尽量活泼。

2.坚持搞好活动

顺势而为,发挥教育功能。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鉴于此,高度重视军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

3.坚持讲好故事

讲好往届生的故事,讲好自身成长的故事。抓住契机需要班主任发现问题的敏锐细致,生成教育的通透智慧。

4.坚持做好交流

关注弱势群体,尤其专县生,要从细节上关注他们,走近他们,帮助他们。在双方第一次接触的时间里,给学生以无限的依赖感。与学生谈心,进行个性化辅导,关爱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有进步就进行表扬,有问题就给点建议,及时勉励。

5.坚持抓好契机

积极健康班风的形成,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它参与了多种力量,是众多因素的综合反应。班主任在这里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班主任的文化理念、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风”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所以班主任要借助班级文化建设挖掘学生前进的动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与激情。不要太迷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管”,别当甩手掌柜,尤其是在新班级组建初期。相反,要用饱满的热情和教育的智慧,为即将回荡三年的交响乐谱写出最美的序曲。


— END —

来源 | 新父母在线,作者陈文娟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武昌区百优班主任、武汉市教改先进个人、武昌区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华中师大一附中首届魅力教师、华中师大一附中“最美岗花”、华中师范大学在校师范生“校外指导老师”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