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当日下午,*等党和国家*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体代表,同他们合影留念。这是*向代表挥手致意。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1980年1月,*同志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这一重要思想到1992年“南方谈话”时被他归纳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的科学论断,为我国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与“发展是硬道理”一脉相承,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要规律性认识,充分体现了总揽全局、把握大势、前瞻未来的战略清醒和战略远见。
党对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刻体现了党对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高质量发展是党对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回顾4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并且立足于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在统筹兼顾的背景下所提出来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表示。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黄卫挺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对“发展是硬道理”的传承和超越。
黄卫挺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指出,从传承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基本判断没有变。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6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94万元,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差距,也与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超越看,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发展,更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所在,“这是一个战略性、方向性的判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表示,“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突出了发展的时代特征。
他表示,“发展是硬道理”是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反复证明的一个最重要真理。改革开放后,我国依靠市场调节快速矫正经济结构失衡,普遍的供不应求,迎来了一个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经济高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结束后,在供给持续增长的支持下各方面不再短缺,市场开始从供不应求转到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变得比较普遍、充分。市场竞争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对商品的要求必然会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购买者的选择性必然明显提高。此背景下,企业必须把产品做得越来越好,把质量和效益做得越来越好。在这一新发展阶段,必然要强调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
△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在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梁昊光进一步阐释说,**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体现了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发展路径的明确指引。而对这一规律的把握形成了“新的五大认识”:
一是认识到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表明党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把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等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此,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客观要求,而非权宜之计。
二是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会议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质量与国家治理全局的认识。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增长,还关系到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因此,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彰显了党对经济发展与国家治理的整体把握。
三是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会议提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简单数量扩张已无出路。党深刻理解只有依靠质量取胜、不断创新,才能支撑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基于对经济规律的理解,指出了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
四是认识到发展需要与创新、绿色、共享紧密相连。会议强调了发展与创新、绿色、共享的紧密关联。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共享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体现了党对于经济发展的全面认识,将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方面紧密结合,形成了系统性的发展思路。
五是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战略基点。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开放促改革、改革促发展。这表明党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战略认知。在应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国内市场,深化改革开放,是适应时代潮流、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经济思想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核心议题和鲜明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梁昊光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这一理论逻辑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体现在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因此,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扎根于党的理论指导,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坚定遵循。
“党的初衷和使命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而这离不开发展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道路,‘发展’这根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必须要始终牢牢抓好。”张立群说。
第二个“硬道理”的新内涵
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与第一个“硬道理”相比,第二个“硬道理”有何内涵和新的理念?
梁昊光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在新时代背景下,将“高质量发展”确定为“硬道理”表明了党对实现现代化强国和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坚定信念和战略决心。这一观点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经济发展规律和新时代挑战的全面分析。从实现现代化强国、解决新时代社会矛盾、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来看,高质量发展是必须坚持的核心路径和战略选择。
“第一个‘硬道理’指的是‘发展是硬道理’,而第二个‘硬道理’则强调‘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要求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这体现了对‘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要求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到科技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等方面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梁昊光说。
赵晋平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涵盖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内涵。高质量发展强调的也是发展,这是我国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和为全球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的必然选择。而高质量发展更多强调的是高质量,发展要有质量的提升,也即通过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发展的硬道理,同时推动经济逐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这方面来讲,高质量发展是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从适应全球经济环境变化、适应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实现‘三新’发展目标这几个角度出发,所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构想。”赵晋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