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叫做燕云十六州。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神秘,但其实它就是我们现在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
这个地方在五代至宋朝时期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包括了唐代燕蓟节度使所辖的燕、蓟等十一州,以及河东节度使所辖的云、蔚等五州。
“燕云”一名见于《宋史·地理志》。
燕云十六州东西宽约600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总面积约120,000平方公里。
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
燕州(或幽州):今北京市区
蓟州:今天津蓟州
瀛州:今河北河间
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涿州:今河北涿州
檀州:今北京密云
顺州:今北京顺义
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
云州:今山西大同
儒州:今北京延庆
妫州:今河北怀来
武州:今河北宣化
新州:今河北涿鹿
蔚州:今河北蔚县
应州:今山西应县
寰州:今山西朔州东
朔州:今山西朔州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这里有山戎、孤竹国、不屠何、燕国等不同的部落政权。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东胡、匈奴等势力也进入了这个地方。这里自古以来就有汉族和匈奴等不同的民族活动。
到了唐朝末期,这个地方分别由河东节度使、幽州节度使和契丹分别控制,经常发生冲突。
后晋皇帝石敬瑭在936年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扶植他建立了后晋,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与石敬瑭结为义父子。
938年,作为回报,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割让了燕云十六州。
之后的几个王朝都未能将燕云十六州完全收复,这个状态持续了近二百年。
在宋朝时期,随着金灭辽,金曾短暂交还檀、涿、蓟、顺、幽、朔、武七州于宋,应、蔚二州降宋,旋复为金统治。蒙古帝国在攻打金帝国的过程中占领了这个地方。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以“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结束了元朝在中国汉地的统治。
丢失超过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最终被汉族王朝收回。
燕云十六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标,它见证了中国唐宋元时期的历史变迁,也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一面。
今天,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看到历史的痕迹,也可以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气息。
这就是燕云十六州,一个历史的坐标,也是一个现代的地标。